中文 | ENGLISH
...

听听一线教师的真实声音 整整中心项目的实施推进


    中心研发成果的终极价值在于落地实施,在于切切实实地让一线师生在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便利与满意,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互联网+教育”项目推进的工作,中心行政办公室特邀福建省名师工作室蔡英娟老师,于2017年11月16日,在西一会议室,为带来“现代教育技术在一线教育应用中的几点思考”的主题培训。
福建省名师工作室蔡英娟老师
    福建省名师工作室兼莆田市名师工作室蔡英娟老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同时是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学高中生物教师,具有一线教育16年的经验,此刻,蔡英娟老师代表一线教师,讲出“教师在应对教育技术进入教学过程”的几种声音,无疑,对中心团队项目的推进工作有着弥足珍贵的价值。
培训现场
    培训期间,蔡老师以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出教育的本质,并强调,教育不是空中楼阁,是踏踏实实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付出努力的一种服务工作,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接着,蔡老师从学科教师的意愿、能力、硬件配置、软件功能,从学生使用情况,从家长的观念态度,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等方面指出当前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中原因,最后给出中肯的建议。
    难能可贵的是,此次主题培训,蔡老师邀请同期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陈金忠等5位老师,在交流环节,为中心“互联网+教育”领域的项目推进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语文学科傅俊祥老师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语文学科傅俊祥老师就中心研发的“智慧学伴”公共服务平台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智能作业应尽力体现学生学习与思维的过程;二是综合素质测评要紧密结合当前中高考的改革趋势同步更新。傅老师强调,互联网不光是帮助学生加深知识印象更多的是拓宽认识思维,期望中心能够借助互联网帮助学生实现更具个性化、更具智能化的学习。
福建莆田外国语学校信息技术郑丽丽老师
       福建莆田外国语学校信息技术郑丽丽老师对“智慧学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内容提出建议,期望及时丰富资源库,同时针对学生也应该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不能局限于题库的测试。
福建省莆田东峤中学校长兼历史学科陈金忠老师
    福建省莆田东峤中学校长兼历史学科陈金忠老师校长站在教育管理者角度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教育设施、师资等力量存在差异,这也导致城乡不同学校的师生在掌握教育技术层面存在巨大差异,这是一个长期需要培训的过程。陈校长指出,教育平台要想推广一是要靠技术呈现的特色内容;二是要靠相关政策支持。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数学学科胡云贵老师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数学学科胡云贵老师向大家分享了其学校在教育技术层面的应用情况。胡老师表示,目前学校在硬件方面实现投影仪、白板、触摸电视等技术设施的利用;在互联网方面实现网站资源,具备考试阅卷、选题组题、口袋课堂等功能的考试软件的使用。胡老师并主动向大家坦诚一个失败案例。胡老师讲述,其学校曾以试点的形式为学生配置平板电脑实施互联网进课堂的智能教学工作,然而仅仅一学期的坚持,此试验以失败告终。胡老师指出,希望通过这个失败教学案例让中心明确“互联网+教育”领域的突出矛盾,期望中心实现突破。
福建省莆田第十中学语文学科许元洪老师
     福建省莆田第十中学语文学科许元洪老师顺势就“智慧课堂”提出自己的观点。许老师认为,将互联网深入应用的“智慧课堂”在便携化、交互式、大数据分析等方便操作,并且其在强大的资源库,如作业、组卷等前期资源的建立上有其自身优势,但是这种“智慧课堂”应该根据地区情况定向跟新,后期的服务指导、培训等工作也应紧密结合当地的教材、教学等特色。
中心团队与北师大访问学者合影
     培训最后,融合应用实验室杨熙博士代表中心总结发言,杨博士指出,教育研究工作者最需要的就是多听听来自一线教师的真实声音,只有这样才能研发出最契合师生需求的产品,才能以最适合的方式渗入到师生的教学与学习之中。同时,杨博士强调,这场培训价值珍贵、受益匪浅,中心团队非常感谢众位一线教师的真诚建议,虽然教育技术的应用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但这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将以最大的努力解决技术与实施过程的问题,期望实现“互联网+教育”领域应用的突破,真正让教育技术服务于人。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