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具有更加开放融合的教学生态,更加泛在化和移动化的学习,更加富媒体化和技术智能化的教学,
师生关系趋于平等,愈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学结构将进行重塑。特别是数字化教育模式上迅猛发展起来的移动教育,将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资源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整合现有成熟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与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将成为未来
学校教育的主流。
根据党中央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依法治教,实现基础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部署,2015年教育部工作要点提
出了“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品质”。这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首次正式提出这一重要时代命题,拉开了全国学校品质提升的
序幕。信息化条件下,师生可以平等获取信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进一步彰显。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微课程、
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了教育的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和质量提升,学校品质提升迎来了新的机遇。
为推进“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实现互联网+时代学校环境、课程、教学、学习、评价、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组织等八个
方面的变革,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增强学校办学特色,提升试验学校办学品质,打造现代教育新生态。
本项目具体目标有六个
方面:
(1)研究互联网+时代学校品质提升内涵与发展路径,引导学校做好学校品质发展的长远规划。
(2)通过互联网+教育的变革,强化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学校整体发展。
(3)推进信息技术融合于学校主流教育业务,建立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办学品质的能力体系。
(4)转变学校信息化发展模式,以应用为核心驱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形成一系列可借鉴,有推广价值的案例。
(5)大学-政府-学校协同,培养一批教育信息化骨干教师。
(6)建立互联网+教育的联盟,向薄弱学校输送教学资源与智力资源。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课题负责人:邢凤玉
北京市十一学校 课题负责人:薛丽芳
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中心小学 课题负责人:刘贵华
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 课题负责人:王 琳
北京市海淀区东升实验小学 课题负责人:陈 彤
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 课题负责人:刘小平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 课题负责人:张红健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分校 课题负责人:牛跟茂 关劲松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 课题负责人:何 龙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课题负责人:史 远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村第二小学 课题负责人:王向征
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课题负责人:王淑艳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课题负责人:姚士伟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第一小学 课题负责人:岳玉明
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 课题负责人:卢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