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场五】数学与其他学科案例分享与研析成功开展

 

2018年7月16日下午,第十五届全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年会的分会场五“数学与其他学科案例分享与研析”,在北京师范大学贵安附属学校初中部二楼阶梯教室隆重召开。王阿习博士介绍会议的主要内容,主要关于新模式、新工具、新方法的主题报告。

  

  会议现场

 

  王阿习博士主持

广州市荔湾区芦荻西小学肖玲主任做了主题为《基于平板电脑的探究式教学》的报告。随着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的发展,对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运用于课堂具有很多优势,改变思维方式、具有吸引力、及时反馈、科学探究比较严谨。在本案例中使用了交互一体机和移动终端,体现了移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结合数字化探究仪器帮助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通过音叉实验、数字化实验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帮助学生实施探究式学习,利用移动终端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实施学生自评和他评,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思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

  

  广州市荔湾区芦荻西小学肖玲做报告

北师大王琦博士做了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学习的报告。王琦博士以学校墙上的民族画为例引出报告主题——移动学习。王博士在介绍了移动学习的发展历程之后,介绍了情境感知支持的移动学习。情景感知的移动学习需要具备的条件:传感设备、资源库、感知技术、数据处理和服务引擎。最后介绍了情景感知支持的移动学习模式,以学生探究鱼的结构和摄影课为例介绍了情境感知支持的移动学习教学模式,及其实施过程、结果。

  

  王琦博士做报告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侯海泉主任和未来教育高精尖中心李晓庆老师分别分享基于大数据的研修报告。侯主任介绍了一些大数据分析的学校考核和考试成绩比较的图示,由图示来分析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否有差异,有什么差异,由此引出大数据在教研中的作用探究。由大数据分析能够帮助教师了解教学短板,大数据改变了教师研修的模式,为精准教师研修提供了可能性,有效提高了教学研究效果和教学效果。

  

  侯海泉主任做报告

广州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陈锦波老师作了微课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报告,陈老师认为微课在应用中要符合教学规律,例如根据学习金字塔来设计教案、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微课具有减少浪费学生时间、让学生爱上教室、给教师减负等优点。接着陈老师着重介绍了如何利用微课,从知识传授、知识内化、知识分享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并介绍了知识传授、复习课、测验讲评课、翻转课堂等课中的教学模式。

  

  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陈锦波主任做报告

北师大汪丹博士做了基于移动学习工具的学科教学的报告。汪丹博士介绍了K12 APP用户数量的发展,不同类型的教学APP发展情况,学生使用APP时间段的统计,从数据中可发现教育APP与教师的合作还没有普及。接着汪丹博士介绍了雨课堂、洋葱APP、微软小英等软件,利用这些软件能够开展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

  

  汪丹博士做报告

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邓卓颖老师做了个性化学习与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报告。邓老师认为互联网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帮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实现随时随地学习。接着邓老师分享了她的《找规律》课例,在这次课例中先采用翻转课堂学习,实施自主学习,探究新知,实现跨学科教学。

  

  邓卓颖老师做报告

徐刘杰博士在与寓乐湾合作开发steam课程和教学实践基础上,介绍了6E模式在steam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大数据测评平台在数据收集、可视化分析、核心素养测评等方面的应用,对数字化教学、技术与教育融合的研究提供了案例贡献。

  

  徐刘杰博士做报告

大家积极参与提问和讨论,参会教师与汇报专家教师进行了深度交流,对移动学习、情境感知、大数据、数据分析和预测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