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网络与移动技术的进步,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而是一个学习者可以利用网络与移动技术随时随地与环境、教师及同学进行互动,进而发展出泛在与情境化学习。近代学习理论提倡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如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移动学习及通过社会化的内化过程学习等。结合无线网络与移动技术如何促进学习,支持学习者结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形成泛在与情境化学习,将是我们关注且持续进行的研究工作。了解移动、泛在与情境化学习在未来教育体系内外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支持学习,并且使得学习更加有效,将有助于我们发现新的研究议题、研究方向与创造无所不在科技的学习环境。本次子会议希望广邀华人地区对于此领域有兴趣的学者一同参与讨论并分享经验。
注: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上所列主题
本研讨会只接受论文全文(不论是长、短论文或海报论文)提交,不接受摘要提交。本会议采用「双盲」审稿制度,即在论文作者和论文评审者姓名互不公开的情况下对论文进行匿名评审。因此,在论文评审阶段,论文作者提交论文时需将作者信息从文中删除(包括题目、正文部分、及参考文献)。在论文被录取后,最终论文定稿提交时则需显示相关作者信息。
自2020年起,GCCCE的九个子会议将只征集中文论文。因此,投稿本分会的论文,须以中文撰写(长篇八页、短篇四页、海报两页)。中文论文须提供中英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并以word格式上传全文至大会网站:https://easychair.org/my/conference?conf=gccce2023 。论文格式请参考 大会论文格式范例[中文]准备论文。请注意所有的英文论文,不分主题,请投往“English Paper Track”。具体请参看https://aic-fe.bnu.edu.cn/gccce2023/jtzw/zkylw/ 。
论文一经接受,至少需有一位作者报名并出席发表论文。
请参阅大会网站首页上的“重要日期”。( https://aic-fe.bnu.edu.cn/gccce2023/ )
| 蔡 苏 | 北京师范大学 |
| 郑琨鸿 | 中兴大学 |
| 詹 颖 | 香港教育大学 |
| 王 旭 | 密歇根大学 |
| 朱高侠 | 南洋理工大学 |
| 白 贞 | 罗彻斯特大学 |
| 蔡慧英 | 江南大学 |
| 蔡佩珊 | 台北科技大学 |
| 陈 桄 | 北京师范大学 |
| 陈 屿 | 澳门大学 |
| 陈志鸿 | 台中教育大学 |
| 方海光 | 首都师范大学 |
| 冯雪琦 | 南方科技大学 |
| 龚朝花 | 西南大学 |
| 贺 平 | 天津大学 |
| 黄国豪 | 云林科技大学 |
| 黄凌云 | 香港大学 |
| 江丰光 | 上海交通大学 |
| 江师雁 |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
| 焦建利 | 华南师范大学 |
| 康友维 | 中兴大学 |
| 赖秋琳 | 台北教育大学 |
| 冷 静 | 华东师范大学 |
| 李良一 | 台湾师范大学 |
| 李秀晗 | 华中师范大学 |
| 林惠民 | 香港教育大学 |
| 刘 军 | 首都师范大学 |
| 刘淳泓 | 台东大学 |
| 马 清 | 香港教育大学 |
| 邱柏升 | 嘉义大学 |
| 尚俊杰 | 北京大学 |
| 宋涵钰 | 台北护理健康大学 |
| 宋燕捷 | 香港教育大学 |
| 孙丹儿 | 香港教育大学 |
| 唐恒涛 | 南卡罗莱纳大学 |
| 童玉瑶 | 香港大学 |
| 万志宏 | 香港教育大学 |
| 王辞晓 | 北京师范大学 |
| 王海燕 | 宁波大学 |
| 王济军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 王靖晔 | 高雄餐旅大学 |
| 王志军 | 江南大学 |
| 魏顺平 | 国家开放大学 |
| 魏小东 | 西北师范大学 |
| 魏雪峰 | 鲁东大学 |
| 吴 砥 | 华中师范大学 |
| 武法提 | 北京师范大学 |
| 夏 梦 | 卡耐基梅隆大学 |
| 杨建芬 | 香港理工大学 |
| 杨现民 | 江苏师范大学 |
| 杨凯翔 | 台北教育大学 |
| 余 亮 | 西南大学 |
| 余胜泉 | 北京师范大学 |
| 袁光姬 | 南洋理工大学 |
| 张婧婧 | 北京师范大学 |
| 张韶宸 | 元智大学 |
| 赵欣怡 | 中兴大学 |
| 郑 娟 | 理海大学 |
| 钟 正 | 华中师范大学 |
| 朱美娜 | 韦恩州立大学 |
| 朱文娟 | 杭州师范大学 |
| 竺丽英 | 浙江师范大学 |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