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年会

分论坛2 | 智能技术赋能跨学科学习论坛举行

7月19日下午,在江苏省九江市外国语学校八里湖校区举行的数字化转型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2024年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年会期间,分论坛二以“智能技术赋能跨学科学习”为主题,深入探讨如何开展AIGC、数字人等智能技术支持下的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实践成果。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范本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马宁、北京市昌平区巩华学校校长路玉宝、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编辑室副编审任井伦、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王徜祥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教师出席会议。


1 分会场二现场.jpg

图1 分会场二现场


专家分享

北京市昌平区巩华学校校长路玉宝作“跨学科学习的校本研究与实践”专题报告。报告从建设教育强国的政策背景出发,结合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基本特征,立足巩华学校实际,探索建设“魅力巩华”跨学科课程研究与实践。文化引领与课程创新两头并举,以校园文化为引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与职业学校、实验站合作建设“智慧农场”,鼓励学生着手实践,融入项目式研学课程,探索学习方式变革。


2 北京市昌平区巩华学校校长路玉宝作报告.jpg

图2 路玉宝作报告


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编辑室副编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任井伦作“跨学科主题学习--双新背景下的体育课程改革”专题报告。报告起始于跨学科主题学习介绍,聚焦于体育学科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性和教育价值,以及在体育课堂实施的重要环节和实施策略;重点讲解了在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中如何通过融合多学科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并以案例形式进行了展示。


3 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编辑室副编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任井伦作报告.jpg

图3 任井伦作报告


案例分享

上海市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教师彭睿带来“AIGC赋能项目式跨学科教学设计《起飞吧!竹蜻蜓》系列课程分享”。他在分享中表示,系列课程共分为四大模块,其中涵盖从基础理论介绍到学生DIY模型设计,再到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等步骤,最终产出实验报告并开展开放性拓展研究;AIGC沉浸式教学空间提供了沉浸式教学场景,智能化实验数据管理平台以及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数字人,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与探索兴趣,助力完成跨学科、跨学段的项目式学习。


4 海市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彭睿老师作报告.jpg

图4 彭睿作案例分享


北京市通州区第四中学教师卓嘉琦在线分享了立足当前碳中和时代背景的跨学科实践历程。卓嘉琦提出,从问题分析入手,将教育数字化转型与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有机融合,通过对有关解决能力、创造力、批判思维能力的调查问卷分析,建立小学到中学跨学段、思维从初级到高级跨学科概念进阶模型,完善践行跨学科试试路径。期间,卓嘉琦分享了目前跨学科实践教学成果以及对未来致力于让更多学科加入的期许。


5 卓嘉琦线上分享照片.jpg

图5 卓嘉琦作案例分享


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学教学集团(南山)实验二小教师祝琛作“数智技术赋能科学探究实践创新模式探索”分享。他指出,数智技术赋能科学探究多样化、个性化与优质化,教师智能与机器智能互补融合,重塑课堂探究教学样态,助力学生课后自主探究学习;提供多元评价,在线评测数据分析以及关于社会议题的AIGC个性化指导。期间,他分享了自己实践之路的收获与反思,再次强调了数智技术为科学教育所带来的提升与助力。


6 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学教学集团(南山)实验二小祝琛老师作报告.jpg

图6 祝琛作案例分享


广州市真光中学教师苏国东分享了基于数智融合的初中数学智能化教学十年探索之路。他表示,团队以教育数字化战略和“双减”政策为指导,以培养学生数字化技能和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实践探索与策略优化的结合,分为理论奠基与方案搭建、模式构建与教学实践、策略完善与模式推广三个阶段,实现理念创新、路径创新、评价创新,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也对学科领域教学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7 广州市真光中学苏国东老师作报告.jpg

图7 苏国东作案例分享


九江市瑞昌市实验小学教师蔡琦作“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校科创教育普及——瑞昌市实验小学科创教育实践探索”主题报告。他提出多种进行科创教育普及的方式,例如打造科普常规课、开展科技节活动、科普助力公益活动、科普研学活动、科创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等。他分享了一套成熟的科普课程体系,包含图形化编程、创客器材研发等方面,在国内外的比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8 九江市瑞昌市实验小学蔡琦老师作报告.jpg

图8 蔡琦作案例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周思博作“素养导向下人工智能跨学科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践”主题报告。他从核心概念、设计思路、实践路径、案例分析等角度对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他指出,素养导向下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即基于学生学情,围绕具有真实意义、探究和实践性质的研究问题,以某一课程内容为主体,学习并创造性地整合不同学科的核心知识和能力,以形成整合性的项目成果和新理解。


9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周思博老师作报告.jpg

图9 周思博作案例分享


中央民族大学教师冉柔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她表示,人工智能可以促进个性化学习和互动学习,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未能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增值评价的价值。她从课前准备、课中学习、课后延伸等角度介绍了人工智能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设计。她指出,人工智能赋能的作文课对学生的作文立意、审题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大语言模型对学生作文的情绪情感、主旨中心等高阶作文能力还存在评价不当的地方,会对理解力较为浅显的学生造成一定的误导。


10 中央民族大学冉柔老师作报告.jpg

图10 冉柔作案例分享


北京玉渊潭中学教师张云霞分享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中学课程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她表示,以“新质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为牵引,构建智空间、智教学、智管理三智并举的智慧校园建设场景。她指出,微信公众号辅助教学具有用户群体广、操作便捷、无障碍交流、学习支架等优点。她表示,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凸显教、学、评一致性,促进高中思政课堂高质量发展。


11 北京玉渊潭中学张云霞老师作报告.jpg

图11 张云霞作案例分享


九江外国语学校校长杨芳介绍了九江外国语学校智慧赋能、技术助力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之路。她表示,学校从自身优势出发,教育信息化发展稳扎稳打历经三个阶段,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探索引入智慧化管理。她介绍了智慧课堂建设以及在全集团校范围内推广经验,分享了依托智慧课堂应用所获得的系列成果。最后,她勉励在场教育工作者用最新知识、技术去启迪辅助学生,助力学生与时代同步成长。


12 九江外国语学校杨芳校长作报告.jpg

图12 杨芳作案例分享


专家点评

全部案例分享完毕后,马宁教授与王徜祥副校长分别对以上案例进行点评。马宁教授对全部分享案例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强调在教育改革道路仍任重道远,勉励大家继续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明天。


13 北京师范大学马宁教授点评.jpg

图13 马宁点评案例


王徜祥校长则是给大家提出了三个建议:一是跨学科学习常态化;二是重视人机协同;三是不能忽视学科主干知识。他强调,要在深入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


14 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王徜祥点评.jpg

图14 王徜祥点评案例


主题沙龙

由范本超博士主持,马宁教授、王徜祥校长、郭建武校长、任井伦博士、周思博老师参与的“智能技术赋能跨学科学习的思与行”主题沙龙精彩开展。五位嘉宾根据自己研究领域成果与实践经验,为大家答疑解惑,各位老师可以畅所欲言,展开一场智慧时代的头脑风暴。本次沙龙从跨学科教学的本质追求出发,深入探讨了是否需要追求同步学习主干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以及如何在保证课程的前提下落实项目式学习,再次强调了教育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获得能力、思维的意义远大于知识。

最后,范本超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相信各位教师在之后的工作中一定可以以智能技术为翼,引领学生翱翔在跨学科学习的天空,开辟出一片更加广阔的教育蓝海。


15 主题沙龙.jpg

图15 主题沙龙环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