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年会

数字化转型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2024年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年会在江西九江举行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的精神,落实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行动,以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项目二十多年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经验,推动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7月19日至2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九江市教育局、九江学院智能产业与教育研究院主办,九江市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承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浔阳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协办的数字化转型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2024年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年会在九江市外国语学校八里湖校区举行。来自北京、上海、重庆、深圳、河南等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人员、区域教育负责人、学校管理团队及一线教师共320余名代表线下参会,会议期间累计17629人次教育工作者线上观看直播。


图 1会议现场.JPG

图 1 会议现场


开幕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党支部书记马宁致辞。她分享了新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试验研究项目的成果和价值。她表示,项目迄今持续了24年,何克抗教授带领下的上百人团队在北京、广东、河北、宁夏、黑龙江、新疆等多个省市地区开展相关的教学改革实验研究,通过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技术工具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从根本上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推动中小学各学科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幅度提升,助推教育公平。她指出,数字化转型助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能否真正的达成,最终是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提升上,对此,她呼吁各方协力为推动教育数字化和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图 2马宁致辞.JPG

图 2 马宁致辞


九江教育局局长何明致辞。他指出,九江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打造公平优质全面融合的新样态教育为目标任务,持续强化教育保障,全面深化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他表示,九江市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全市中小学校园管理、课堂教学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在全面建设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他特别感谢了余胜泉教授团队的指导与帮助。在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背景下,他期许,以本次年会为契机,推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提质的发展,聚心与会专家学者和各界同仁学习先进经验做法,更新教育理念,拓展发展思维改进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 3何明致辞.png

图 3 何明致辞


合作签约

合作签约环节,首先,科技部重点专项农村地区教师教学能力智能评测与教学精准辅助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示范区签约授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胜泉、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张文兰代表课题组为江西省九江市、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示范区授牌。九江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熊茶珍、陕西商洛镇安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王新华、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教师发展中心息县电教工作站副站长贺亚代表领牌。随后,余胜泉教授、张文兰教授代表课题组为重庆市垫江县澄溪小学校等12所中小学进行授牌。

该项目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共同承担的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该课题在对农村网络联校场景理解与教师多维度教学能力评测的基础上,从备课、检课、教学资源等方面提供可以直接嵌入实际教学过程的机器智能,利用人机协同方式对教师进行精准辅助,形成“集成平台+协同教学模式+教学指导”的解决方案,从而全面提升农村地区教师的教学胜任力,为国家乡村教育振兴赋能。


图 4项目示范区签约.jpg

图 4 项目示范区签约


图 5项目示范区授牌.JPG

图 5 项目示范区授牌


图 6项目示范学校授牌.JPG

图 6 项目示范学校授牌


其次,科技部重点课题参与方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向九江市湖口县第二小学捐赠智慧教室。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华中大区总经理谢朝伟进行捐赠并发表讲话。他表示,期待智慧教室为教师教学能力智能平台和教学精准辅助技术研究提供支持,为农村教师教学胜任力提供解决方案,为教育数字化建设贡献力量。


图 7智慧教室捐赠仪式.JPG

图 7 智慧教室捐赠仪式


最后,大会启动了“全国人工智能+教育协同提质行动联盟”。该联盟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数字化教育研究所、江西师范大学江西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九江学院智能产业与教育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发起,联合人工智能教育科技企业,以“共享、协作、创新、发展”为核心理念,汇聚教育领域顶尖的数字化与人工智能专家智慧、科研实力、产业优势及服务能力,构建“联盟引领+提质行动+区域(学校)协同+产教融合+服务支撑”的人工智能+教育协同提质行动联盟服务体系,通过各方协同破解制约区域和学校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瓶颈,将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和时代特点紧密衔接,以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为推进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提供坚实支撑和内生动力。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张文兰、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钟志贤、九江学院教授梅龙宝、九江市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主任童晖、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标准专委会副秘书长张翔、“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副主任马宁、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吴娟、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华中大区总经理谢朝伟共同完成启动仪式。


图 8人工智能+教育协同提质行动联盟启动仪式.JPG

图 8 人工智能+教育协同提质行动联盟启动仪式


主题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胜泉作“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主题报告。他指出,在“迈向智能时代”的关键进程中,教育领域有必要立足于社会和科技发展全方位审思和探索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法,回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时代之问。为此,他表示,一是要培养目标转型,释放人机结合的分布式智能,跨越认知外包的陷阱;二是要课程体系转型,构建多态、多境、跨域的课程体系;三是要评价机制转型,进行面向成长的发展性评估。他强调,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充分利用智能教育环境的特点将规模化教学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不仅关注通用能力发展,还强调学生的独特性,实现核心知识的掌握、综合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全面发展。


图 9余胜泉作报告.JPG

图 9 余胜泉作报告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钟志贤作“AIGC+中小学教师发展”主题报告。他指出,全球正迈入数字智能时代,教育部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他强调,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必须主动适应变革,成为“数字教育AI+教师”。教师应使用“人机协同”的教学特征,终身学习,发展教师独有的价值,转向成为“整全的人、成人不止、止于至善、智慧教师”。


图 10钟志贤作报告.JPG

图 10 钟志贤作报告


九江市教育技术和装备发展中心主任童晖作“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土实践”报告,分享了九江“智慧教育”的发展背景、建设经验以及九江数字教育的未来展望。他表示,九江“智慧教育”建设实践得益于:一是做好顶层规划,强化机制保障;二是夯实基础建设,通过新基建赋能教育数字转型;三是打造教育底座与示范,以“五中心、二平台”为基础,支撑各类智慧教育场景,集约构建九江市教育大资源体系。他指出,未来九江数字教育将深化以数字化、智慧化赋能教育数字化的“九江实践”;赋能大数据典型应用,以数据驱动区域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建设。


图 11童晖作报告.png

图 11 童晖作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吴娟作“AIGC在教学中的应用”主题报告,分享了AIGC是什么、在教学中的运用示例以及其启发与思考。她表示,应用AIGC在教学中应用首要关注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使用人工智能的伦理道德问题。随后,她分享了AIGC生成阅读材料、提升小学生中文写作能力、赋能数字阅读素养、辅助整书阅读四个在教学中的典型应用示例。她表示,新技术难免会给教学实践带来挑战,而这些技术也存在一些缺陷,但AIGC的教学应用有助于推动学生个性化学习、数字素养的发展,期待AIGC技术与教学法、课程设计的更紧密结合,期待以循证方式,寻得合理有效的运用之道。


图 12吴娟作报告.JPG

图 12 吴娟作报告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孙众作“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课堂教学的变革影响”主题报告,回顾了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以及判别式AI与生成式AI区别,并通过案例说明目前生成式AI对课堂产生的影响。她表示,AIGC跨要素,形成动态生成的教育生态,AIGC成为课堂教学第五要素,重塑教育生态。在直面人工智能带来的教育挑战、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支持教育生态重构过程中,生成式AI变革教育需要处理好:知识与素养、继承与发展、过程与结果、开放与监管四种关系。


图 13孙众作报告.jpg

图 13 孙众作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马宁从研究背景与问题出发,作“技术赋能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主题报告,分享了项目式概念、三大基本类型、四种典型范式以及技术赋能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工具。她表示,由北师大高精尖中心研发的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系统在对国内外优秀项目式学习方案和案例进行汇聚的同时,基于各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知识图谱,以及学习者认知能力发展模型,实现自动推荐、人为筛选等多种方式的项目式学习方案生成,支持学习者在线学习及全学习过程的数据采集和智能诊断,支持学习者个体或班级群体的项目式学习。


图 14马宁作报告.jpg

图 14 马宁作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张文兰从“为什么提倡,如何进行,如何设计,如何实施”方面作“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报告。她表示,驱动性问题设计、学习目标的确定与编写、项目成果与评价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支架设计、数字化资源的选择与设计、总结与反思设计是国家课程项目式学习的必要设计要素。


图 15张文兰作报告.jpg

图 15 张文兰作报告


九江学院教授梅龙宝作“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人工智能数字化资源新形态”主题报告。他提出了可孪生可计算可沉浸可生成人工智能教育数字化资源新形态,在此模型下融合学习新形态与数字资源新形态双向赋能,有助于学习从实验模拟场景到真实现实学习场景,从教室场景、学校场景走向社会真实生活场景;从大规模标准化学习到大规模个性化精准学习;从简单的知识传授、演示验证学习到融合性的创作创造创新学习。


图 16梅龙宝作报告.jpg

图 16 梅龙宝作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陈玲作“教师数字画像与精准教研”主题报告,分享了教师数字画像的含义、流程、数据常用采集方式及内容、维度构建以及画像视角下的精准教研。她指出,团队基于个人基础特征、课堂教学、教研、育人、教育服务维度,构建了教师画像系统,在此画像视角下实现了更精细的精准教研:一是支持教师教态的优化和改进;二是支持教师关键能力的发展和调优,三是促进教师最临近发展区的能力变迁和升跃;四是为管理者提供干预和决策支持;五是指向智力资源精准流转的协同和帮扶。


图 17 陈玲作报告 陈玲-image.jpg

图 17 陈玲作报告


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学科教育实验室主任李晓庆、合作发展办公室主任张翔主持主论坛。


图 18李晓庆主持论坛.jpg

图 18 李晓庆主持论坛


图 19张翔主持论坛.jpg

图 19 张翔主持论坛


平行论坛

本次会议设置了“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课堂”“智能技术赋能跨学科学习”“智能时代教师素养提升专题工作坊暨科技部农村地区教师教学能力智能评测与教学精准辅助技术研究项目示范应用专题研讨会”“优秀年会作品海报展览和‘大数据’主题微型沙龙”四个平行分论坛,以“新质生产力、新科技赋能、大数据支撑、数字化转型”为关键词,搭建大中小学联合研究共同体,围绕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数字化转型赋能课堂精准教学、教研、评价,智能技术赋能跨学科学习、大单元教学,智能技术支撑学科学习有效模式与方法,教师教学能力智能评测与教学精准辅助技术示范应用,AI技术、大模型中小学教育应用实践案例等具体议题,进行了技术与教育双向融合的深度研讨,为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实践经验。


图 20 分论坛现场


颁奖闭幕

闭幕式上,经过专家评审,大会在来自全国的222份作品中,评选出123份教学课例、89篇论文、10份教学案例,并为一线教师颁发了获奖证书,以此激励教育工作者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为智能技术支撑下的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躬行实践!


图21 .jpg

图 21 获奖代表


图22 嘉宾合影-使用.jpg

图 22 嘉宾代表合影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