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CCE 2023

隨著網路與移動技術的進步,學習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面對面教學,而是一個學習者可以利用網路與移動技術隨時隨地與環境、教師及同學進行互動,進而發展出泛在與情境化學習。近代學習理論提倡社會建構主義的觀點,如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移動學習及通過社會化的內化過程學習等。結合無線網路與移動技術如何促進學習,支持學習者結合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形成泛在與情境化學習,將是我們關注且持續進行的研究工作。瞭解移動、泛在與情境化學習在未來教育體系內外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支持學習,並且使得學習更加有效,將有助於我們發現新的研究議題、研究方向與創造無所不在科技的學習環境。本次子會議希望廣邀華人地區對於此領域有興趣的學者一同參與討論並分享經驗。

論文投稿主題(包含但不局限於以下主題)

  1. 移動、泛在與情境化學習的理論探討
  2. 移動、泛在與情境化學習的研究方法
  3. 移動、泛在與情境化學習系統、工具與資源開發
  4. 移動、泛在與情境化學習活動設計、教學策略與應用
  5. 移動、泛在與情境化學習創新實踐案例、學習成效分析及探討
  6. 移動、泛在與情境化學習者的個人學習與社群學習歷程分析
  7. 建構移動、泛在與情境化學習環境的議題探討:含政策、課程設計、教師專業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等
  8. 平板電腦(電子書包)與課堂教學融合的技術與策略
  9. 自攜裝置(BYOD)技術模型的教學策略與應用
  10. 自攜裝置(BYOD)技術模型的學習成效分析及探討
  11. 虛擬實境/擴增實境(VR/AR)在教育的應用
  12. 翻轉課堂的教學策略與應用

注:包含但不局限於以上所列主題

論文提交須知

本研討會只接受論文全文(不論是長、短論文或海報論文)提交,不接受摘要提交。本會議採用「雙盲」審稿制度,即在論文作者和論文評審者姓名互不公開的情況下對論文進行匿名評審。因此,在論文評審階段,論文作者提交論文時需將作者資訊從文中刪除(包括題目、正文部分、及參考文獻)。在論文被錄取後,最終論文定稿提交時則需顯示相關作者資訊。

自2020年起,GCCCE的九個子會議將只徵集中文論文。因此,投稿本分會的論文,須以中文撰寫(長篇八頁、短篇四頁、海報兩頁)。中文論文須提供中英文標題、摘要和關鍵字,並以word格式上傳全文至大會網站:https://easychair.org/my/conference?conf=gccce2023 。論文格式請參考 大會論文格式範例[中文]準備論文。請注意所有的英文論文,不分主題,請投往“English Paper Track” 。具體請參看https://aic-fe.bnu.edu.cn/gccce2023/jtzw/zkylw/

論文一經接受,至少需有一位作者報名並出席發表論文。

重要日期

請參閱大會網站首頁上的“重要日期”。( https://aic-fe.bnu.edu.cn/gccce2023/ )

子會議議程委員會

主席:

蔡蘇 北京師範大學

副主席 (排名不分先後,以中文拼音姓氏首字母排序) :

鄭琨鴻 中興大學
詹穎 香港教育大學
王旭 密西根大學
朱高侠 南洋理工大學

議程委員 (排名不分先後,以中文拼音姓氏首字母排序):

白贞 羅徹斯特大學
蔡慧英 江南大學
蔡佩珊 臺北科技大學
陳桄 北京師範大學
陳嶼 澳門大學
陳志鴻 臺中教育大學
方海光 首都师范大学
馮雪琦 南方科技大學
龔朝花 西南大學
賀平 天津大學
黃國豪 雲林科技大學
黃淩雲 香港大學
江豐光 上海交通大學
江師雁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
焦建利 華南師範大學
康友維 中興大學
賴秋琳 臺北教育大學
冷靜 華東師範大學
李良一 臺灣師範大學
李秀晗 華中師範大學
林惠民 香港教育大學
劉軍 首都師範大學
劉淳泓 臺東大學
馬清 香港教育大學
邱柏升 嘉義大學
尚俊傑 北京大學
宋涵鈺 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宋燕捷 香港教育大學
孫丹兒 香港教育大學
唐恒濤 南卡羅萊納大學
童玉瑤 香港大學
萬志宏 香港教育大學
王辭曉 北京師範大學
王海燕 寧波大學
王濟軍 天津外國語大學
王靖曄 高雄餐旅大學
王志軍 江南大學
魏順平 國家開放大學
魏小東 西北師範大學
魏雪峰 魯東大學
吳砥 華中師範大學
武法提 北京師範大學
夏夢 卡耐基梅隆大學
楊建芬 香港理工大學
楊現民 江蘇師範大
楊凱翔 臺北教育大學
餘亮 西南大學
餘勝泉 北京師範大學
袁光姬 南洋理工大學
張婧婧 北京師範大學
張韶宸 元智大學
趙欣怡 中興大學
鄭娟 理海大學
鐘正 華中師範大學
朱美娜 韋恩州立大學
朱文娟 杭州師範大學
竺麗英 浙江師範大學

©版權所有 北京師範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