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线上英语教学任务设计与实践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0-05-07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李红锦

 

  本文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探讨了线上英语课堂的平台选择、任务设置和教学效果,从英语听说课、读写课和课后任务的布置等方面,对特殊时期的线上英语课堂做了总结和思考。指出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线上英语课堂应该分平台、多层次、多方面地丰富英语教学设计,合理利用各种线上资源,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线上 英语 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而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

  因为线上教学的特殊性,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做好英语教学设计,使学生们不囿于线上课堂的局限,能够通过听、说、读、看、写等方式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也利用好特殊时期的教学材料提升学生们的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

 

  二、听说课的教学任务设计

  本文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该方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做”中学,“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

  (一)平台选择

  对于英语听说课堂来说,比较实用的教学平台应该具备以下特点:互动性强、互动效率高、生生之间互相干扰较少、一对一或多对多的任务练习便捷、到位等特点。针对以上课型的特点,本文选择了线上教学应用比较广泛的“zoom”平台作为探究的范例。

  (二)任务设计及开展

  听力任务的布置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看到文本的同时听到音频,并且生生之间无干扰。利用zoom平台,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听力的文本和音频材料。课程开始后,在平台上先讲明任务要点,然后点击“全体静音”,保证生生间无任何干扰,同时共享屏幕,以便学生看到听力文本,也可以提前把文本发给学生打印。听力结束后,采用一一取消静音提问的方式能够便捷地掌握不同学生听力任务完成的情况。

  此外,对于短文对话、口头报告等练习,教师还可以设计“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课堂任务,比如: Jack and Mary ’s daily schedule ,可以线上让同学们自愿分角色练习,也可以教师指定分角色练习,在几名同学分角色对话练习的同时,可以给其他同学设置“挑出亮点句”或者“找出语法错误”等任务,负责监督的同学可以在留言板上面直接完成此任务。待对话练习结束,可以根据对话完成情况和留言区任务完成情况给予反馈,以保证多项任务的反馈同时兼顾,课堂效果和课堂效率都可以有所提升。

  (三)教学效果

  听说课的教学任务,都与听或者说有关系,基于线上zoom平台的听说教学,保证了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师生和生生的互动,便于发现问题,也便于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听写、对话、小组讨论、填空练习等任务都可以在听说课上完成,同学们的课堂反馈比较积极也比较直观,便于教师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效果良好。

 

  

图1 线上英语课堂实录一:及时反馈

 

  三、读写课的教学任务设计

  (一)平台选择

  读写课上,我们比较注重在教学材料和方法得到良好呈现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教学任务的设计,因此,可以做详细的批注的“直播云”平台,是目前教学效果比较理想的选择。

  (二)任务设计及开展

  在英文读写课上,教师们可以提前导入需要使用的PPT、文档、PDF文件等,上课时可以对文档进行批注、修改。“直播云”平台支持单人或者一对一互动,因此对于讲授式、采访式、总结式的任务非常实用。

  例如报刊阅读课,我们设计过 Life of Kobe Bryant (科比生平)、 My Favorite Basketball(亲爱的篮球)了解并学习了篮球巨星科比布莱恩特的生平,并观看他执导的奥斯卡最佳短片《亲爱的篮球》,同时学习了这部短片的英文稿,同学们感触良多;我们设计过The Virus Information(病毒信息), Heroes(英雄), Stay in (宅家战疫) 等新冠肺炎相关话题,引发同学们思考和讨论。阅读篇章和技巧的解读,阅读词汇的输入和积累,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和加强至关重要,因此,课程设计的平台选择和呈现方式都不能忽视。

  而在读写课上,我们实践了:Poems of Three Lines to Wuhan(写给武汉的三行英文诗)、Writing Topics Related to Corona-virus(新冠肺炎相关话题),Rules in your family(家庭规则)这些与时事紧密相连的写作训练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也让同学们可以在生活中活学活用,更有助于新时代青少年价值观的培养,体现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三)教学效果

  读写课结合学生课上成果与课后作业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直播云”较直观、较简单的课堂形式,采用归纳法或者演绎法,给学生展示了一个高效的英语课堂。

  我们将应用文写作、报刊选读、课文篇章阅读、语法归纳、诗歌赏析等材料搬入课堂,因为没有了频繁开启摄像头和实时课堂监控的麻烦,师生都更专注于课堂和教学内容本身,化繁为简。

 

  

图2 线上英语课堂实录二:整合资源

 

  四、课后任务设计

  对于英语课后任务的布置和选择,我们也在不断思考和探索如何让学生学有所得、理解深入、创意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挥,而不只是单纯地学语法和单词。同时,利用好广受好评的小程序和应用,诞生了一批生动有趣,与时俱进,形式多样的课后任务。

  (一)小程序选择

  用好“钉钉”“微信群”“作业登记簿”“爱阅读”“百词斩”“趣配音”等线上应用,不同类型的线上平台可交替使用。如每天在“作业登记簿”“钉钉”上设置好任务单,通过班级群发放给同学,课后任务1-3个即可,时间不能太长30分钟以内,不能是无意义的重复性作业。

  (二)因材施教

  任务类型可以分层设置:A层可多设置创意作业,如:做英文图文海报、原创英文诗、创意角色对话、英文天气预报、原创英文歌曲等;B层基础作业重落实,如:每天按时完成单词和阅读计划,阅读文章的词汇积累卡分享。这样既能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吃得饱”,又能保证能力较弱的同学“吃得好”。

  (三)检查和反馈方式

  课后任务的反馈方式有日常的即时反馈:如打卡、图片批注、视音频检查和评语,这些功能在不同线上作业应用中都可以实现。

  此外,课后任务的反馈方式还有:班级周报,通过制作周报的方式向学生和家长反馈近期学习情况;定期鼓励表扬,即每隔一个阶段在线上为学生们颁发奖状,如“课堂潜力大宗师”“词汇记忆大宗师”“阅读王者”等,通过正向激励和肯定,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课堂状态。

  (四)效果呈现及反思

  多种多样的课后任务布置形式和及时有效的反馈方式充分地发挥了线上课堂的优势,我们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维度、多方式、多角度的学习,让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学生们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够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反思、调整和评价自己的学习。

 

图3 线上英语课堂实录三:正向激励

 

  五、总结

  线上语言教学的弊端很明显:缺乏人际交流和沟通,无法产生共情和互动,但是特殊时期和特殊情况下,这种教学经验也让我们不断学习如何应对不同的教学环境,如何整合教学资源,让学习更有趣、更有效、更有用。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明确指出:除文化知识外,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让学生能够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同时应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有所成长,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

  我们在线上教学中,充分实践和遵循了核心素养的指导,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并且在实践中大受裨益。诚然,线上教学只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但是无论疫情何时结束,我们都应该不断探索一个问题:让孩子学什么?如何学?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问题一直都不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只要我们一直在学习并思考,我们就能做得比之前好。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05期

  [2]王小凤;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7年

  [3]林秀琴;;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析[J];校园英语;2018年25期

  [4]李飞;如何使初中英语教学更加有效[N];发展导报;2018年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