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高精尖中心“基于大数据的核心素养发展研究”子课题暨“九年一贯制学校数学学科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研讨会活动圆满结束

  2021年11月24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基于大数据的核心素养发展研究”子课题暨“九年一贯制学校数学学科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研讨会活动在通州第四中学举办。本次活动参加人员包括北师大高精尖中心学习科学实验室主任崔京菁、团队成员陈梦园、刘阳、孙连秀,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初中部副主任马洪志、初中数学研修员孟庆贵,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副校长韩玉娟及项目团队成员,通州区第四中学校长助理、初中部主任马国富,教务处主任孟智伶、副主任王建华以及小学、初中数学教师。本次研讨活动共包含教师展示课及专家研讨两个主要环节。

  本次展示课在“双减”的背景下,以课堂提质增效为出发点,以“智慧学伴”和PSAA平台数据分析为基础,进行学生整体学情的精准定位和教师教学的精准设计。公开课分为两个分会场,小初衔接分会场聚焦小学和初中学习共同问题的解决,由张欢讲授五年级上册《小数混合运算复习》、张艳讲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混合运算复习》;初中分会场聚焦两届学生学习共同问题的解决,由蔡福宝讲授《分式混合运算中的错因分析》、王志芳讲授《二次根式四则运算再认识》。

 

   

  图1 张欢(左图)、张艳小初衔接会场教师展示课

 

   

  图2 蔡福宝(左图)、王志芳初中会场教师展示课

  

  研讨活动由孟智伶主持。活动开始,马国富对高精尖中心研究团队支撑通州四中理论引领、平台技术支持和教学改进表示感谢,并表示双方团队将不断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支持下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从而促进中小学思维和能力的螺旋上升。

  王志芳进行了项目介绍,指出 “九年一贯制学校数学学科学生运算能力培养”课题的研究基于高精尖中心“智慧学伴”平台和PSAA平台的数据分析诊断报告,有效支撑了数据驱动的教学设计改进,使教师改变基于经验和成绩的教学为数据支撑的基于学生能力和素养提升的精准教学。

 

  

  图3 通州四中课题负责人王志芳介绍项目

 

  孟庆贵从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角度指出当前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新课程标准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能即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会即会说、会辩、会用的培养。本次课程展示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四基、四能、三会”的要求,体现了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图4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初中数学研修员孟庆贵发言

 

  韩玉娟表示,通过展示课,感受到了数据驱动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支撑,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了科学育人,体现了对学生运算思想和运算方法的培养。

 

  

  图5 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副校长韩玉娟发言(右)

 

  崔京菁表示,本次展示课活动的两个分会场各具特色,小初衔接分会场重点突出了小学和初中两个学段对相同问题的持续性研究,初中分会场重点突出了两届学生共同存在问题的持续性解决,并提出两个分会场均体现了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和教研方式四个方面的创新研究和实践,真正体现了以学促教、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马洪志指出,本次展示课基于延续性数据的精准归因分析促进了核心教学内容的高效呈现,教学活动的设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指向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图6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初中部副主任马洪志讲话

 

  本次研讨活动是高精尖中心研究团队对通州四中子课题研究的持续支持活动之一,同时也是高精尖中心推动跨区域交流活动之一。高精尖中心将不断探索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培养模式,数据驱动“学、教、评、研”一体化的落地路径,通过实践与研究的紧密结合,不断推进中心PSAA平台支撑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研究进程,并将研究成果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

 

  

  图7 与会人员合影

 

 供稿:学习科学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