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人工智能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5-05-22
2025年4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强调以教育数字化为突破口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我国教育发展新优势。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基于《教师数字素养》指导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对于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5月17日,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珠海)、腾讯扣叮团队,组织和开展了首期全国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培训,本次活动共有2600余人次报名,当日活动累计参与1500余人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顾问吴圣谷,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卢宇、项目主管李希铭、高级讲师郭耕汝,腾讯扣叮项目专家刘孛参加培训活动。
开班仪式上,先后邀请吴圣谷和刘孛做致辞,两位老师对教育数字化发展背景和组织方做了简要介绍,并寄语参训教师应深刻意识到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引发的教育教学深度变革趋势,切实提升自身数字素养,深度参与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
本次活动由李希铭主持,采用线上公开课方式面向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免费开展,为参训教师带来关于教师数字素养、人工智能融入教学、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最新理念、发展趋势和案例解读,为参训教师的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图 1 参与活动嘉宾线上合影
卢老师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实践”主题,从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教师数字素养、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实践、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未来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指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已成为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并已在教育多个场景中得到有效应用,之后必将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驱动力,教师应主动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并有效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开展。
图 2 卢宇主任讲座:人工智能与K-12教育
理论培训后,李希铭、郭耕汝两位老师依次分享了团队基于腾讯扣叮系列人工智能学习平台面向小学阶段设计开展的“垃圾分类”主题人工智能课程实施案例,并带领参训教师基于腾讯扣叮的创意实验室、AI Playground平台进行了程序搭建、项目实操。刘孛老师为老师介绍了学生自主沉浸式学习的人工智能普及产品“腾讯扣叮快叮岛”。最后环节,通过交流答疑方式,培训老师解答了教师提出的有关问题。
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既是对教育数字化新三年智能化行动的积极响应,也是北师大高精尖中心携手腾讯扣叮团队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促进全国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切实行动。培训得到了参训教师的充分肯定和欢迎,纷纷表示培训活动“理论实践结合”、“接地气”、“操作性强”,认为将对其之后的课程设计和实施非常有帮助。
北师大高精尖中心将继续开展系列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培训活动,为中小学教师搭建技术与教学融合交流平台,探索实践教育教学数字技术应用模式与案例,提升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数字素养发展。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