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辛兵主任一行来访 研讨青少年科学能力和素养发展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8



 

  2020年8月27日下午,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辛兵一行来访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副主任马宁副教授等一行出席调研研讨会,双方就提升青少年科学能力和素养发展的系统工具、培养模式、实践活动等进行研讨。

 

辛兵主任阐明调研来访目的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活动处姜处长从历史沿革和主要工作两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并介绍了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选拔、面向基层的普及性青少年科普活动、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系列活动、青少年科技教育国际和港澳台交流等方面工作,详细介绍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等精彩活动以及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方面的工作,最后介绍了科技中心青少年科技教育国际和港澳台交流的整体情况,并介绍了围绕“一带一路”展开的科技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课程,助力一带一路的建设。

 

   

姜景一处长介绍其研究工作

 

  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首先介绍了高精尖中心的建设背景和中心使命,并介绍了高精尖中心的支持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和区域教育发展、支持北京市教育公共服务探索、支持全国扶贫及教师育人能力提升等等多方面的工作。中心承担了诸如互联网+”助力通州区教育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辅导计划、打造全国育人社区,支持四有好老师公益行动等多方面的任务。目前,中心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包括教育测量工具和资源、智慧学伴、好双师、基于大数据平台区域教学质量提升方案以及一些智能学科工具、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系统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EPBL系统等。强调了项目式学习要与学生的能力与素养联系起来。中心将进一步提升智能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和辐射范围,打造人工智能与教育高地,开展人工智能+未来教育的研究:打造智能化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教育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未来教育成果转化助力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

 

  

  余胜泉主任介绍中心主要研究

 

  马宁副教授详细介绍了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系统。项目式学习是对基础学科学习的补充,能够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马宁副教授指出目前国际上项目式学习的现状以及一些问题,而证据导向的学习是为解决特定学习问题而运用一些证据验证假设、发现并得出解决问题方案的一种学习范式,证据导向的学习范式的核心本质在于通过运用一定的证据来反映学习的过程并呈现学习结果,通过证据的呈现教师得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此证明个体的能力和学习绩效的持续提升。最后,方紫帆老师以最近的暑期夏令营活动为例为大家演示了学生平台的学习,教师的协同备课、查看证据报告等核心功能的使用。

 

  

  马宁副教授介绍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系统

 

  吴斓博士介绍了PSAA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系统平台,PSAA系统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计算技术,为中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建模,实现对中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水平的评测,为学生提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建议,并现场为大家演示了平台的交互、测评、报告等功能。

 

  

  吴斓博士介绍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系统平台

 

  最后,大家进行讨论交流,高精尖中心希望能够推广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能够提升学生能力素养层级,是对基础学科教学的补充,亦是国家未来学校发展的方向。青少年科协中心也一直致力于项目式学习的活动开展,希望能与高精尖中心的EPBL系统、PSAA系统结合,更科学系统地了解活动中促进科普活动的长线发展,也愿意提供科协中心一些已有的资源,期望能将科普工作推广向更多的中小学校,促进更多学生的科学能力和素养发展。

 

  

  会议现场

 

 

供稿:行政办公室   融合应用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