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四区县阶段总结会圆满完成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09



 

  为进一步促汕尾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稳步推进“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的落实,明确新一年项目实施工作计划,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负责人刘微娜带领项目小组成员:海丰县项目负责人任静、陆丰项目负责人方潇、陆河项目负责人刘鑫玉以及城区项目负责人韩芳芳于2020年9月27日-9月28日分别深入汕尾市城区、海丰县、陆河县、陆丰市教育局召开了项目阶段总结会,汕尾市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吕伟枝主任、叶海滨主任、孙海正老师;陆丰市教育局局长曾少疑,教师发展中心邓郁主任;海丰县教育局欧永钦局长,陈德源主任;陆河县教育局局长江展翔、陈汉波主任;城区教育局局长徐子岳,吴可业主任;及各区县项目负责人、教研员、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分别出席了各区县项目阶段总结会。

  会上汕尾项目负责人刘微娜总结了各区县在上学年的项目推进情况,北师大四区县项目负责人分别介绍了项目推进的下一步工作计划,并就关键问题同与会领导、教研员、校长等进行了深度分析研讨。

  9月27日上午召开了陆丰市项目总结会上,项目负责人邓郁主任从陆丰市项目推进进展、项目推进不足两大方面,对陆丰整体项目情况进行概述。区县教研员代表和学校代表结合实际工作推进情况与北师大老师进行交流研讨。最后陆丰市教育局曾少疑局长做会议总结发言,曾局长表示后续要加大对北师大项目重视力度,加强双方沟通对接,教研室总体负责项目执行,同时教育局会加大经济投入,优先解决实验校软硬件设备问题,解决教师外出培训产生费用无法报销问题,同时加强学校之间沟通,资源共享,先进理念共同学习,并指出陆丰市教育局将制定出可行性制度方案,解决结构性问题,通过项目推荐与评优评先及每个月绩效衔接的方式,充分调动本地教师参与项目积极性,要求制度有落实有监督。

 

    

  图1  陆丰市教育局曾少疑局长会议讲话        图2  陆丰市教育局邓郁主任会议讲话

 

  9月27日下午,陆河县召开项目阶段总结会,会上教育局局长江展翔在会上表示,推进项目过程中,思想要统一,实验校要认真对待,要肩负起实验校带头示范的任务,推行校长责任制,把智慧学伴落实纳入学校考评;同时他强调陆河市教育局要调整工作重心,将北师大项目作为长期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目前陆河教育局已经完善了4所实验校软硬件设施,确保了网络,配备了录课室,建立全新的pad班和机房。在完善了硬件设施的情况下,学校要发挥内因作用,课堂要革命,思想要转变,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图3 汕尾市陆河县“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阶段总结会

 

  9月28日上午,海丰县召开项目总结会,教育局欧永钦局长提出教育局应关注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教研室和教师发展中心要将北师大项目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及时总结过去一年推进的工作方案,形成工作制度;第二,要将各学科教研活动、区县教研活动进行统筹安排;第三,区县已经做好设置配置方案,基本可以满足设备需求,在设备配齐之前,各学校要将可用的资源都用上;第四,将出台对学校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学校层面要结合海丰县实际完成“四全”指标,首要解决账号问题,校长要加深对项目的认识,教研和教学要关注作业布置和命题研究。汕尾市教师发展中心吕伟枝主任提出希望各校校长要提高认识,加强落实;学科教师要学习3*3能力框架理论,课后要积极组织学生落实四全,高度重视和支持种子教师参与指导活动,信息管理员要常态化解决师生账号问题,关注测评数据,记录和落实好每月反馈表。

 

   

  图4 汕尾市海丰“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阶段总结会

 

   9月28日下午,城区召开项目阶段总结会,红海湾唐以叠主席表示,希望后续的项目推进中,能够进一步加强与北师大老师的互动,也希望红海湾区能够有更多的实验校和骨干老师加入到北师大的专家指导中。徐子岳局长对通过下一年度的项目推进和合作,进一步优化城区的教研员和教师队伍,进而促进城区的教育质量提升提出期望。吕伟枝主任在总结发言中进一步对各级推进组织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科教学系统改进、师生常态化的应用提出了细化的执行要求,今后将进一步通过课堂教学的指导,促进备课质量的提升,进而助力整个区域的教学质量提升。

 

   

  图5 汕尾市城区“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阶段总结会

 

  “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是中心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精神,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提出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解决方案,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典型示范区。

  项目2019年10月启动实施以来获得了阶段性成果:选拔了1079名种子教师重点培养,组织了84次学科教研活动、340次学科微培训、132份校本课题申报,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成长;打磨了253节本土示范课例,形成汕尾本土示范资源库;推荐了1499个配套资源,促进汕尾师生在线学习的发生;推动了578.741万次学习数据的产生,带动学生核心素养能力提升;开展了121次学生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科能力、提升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推动区域教育质量体制、机制落实,探索出了助推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公平可行方案。

  总的来说,项目充分发挥了北师大专家团队教育资源优势、人才队伍优势和体制机制优势,找准汕尾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采用线上“智慧学伴”支撑、线下专家培训指导等方式,把前沿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和技术导入汕尾市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入选项目的首批实验学校、各级教研员、骨干教师切实发挥改革先锋作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规范落实课堂教学常规,深入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举行观摩研讨课、教学分析会、优质课评比等教学研究活动,有效促进了跨区域教学交流和区域内教学互动,营造了日益浓厚的教育教学氛围,加快推动了汕尾市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促使基础教育焕发生机和活力,成为汕尾市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力。

  新学期,新起点,中心将与汕尾市政府全力合作,依托北师大综合实力、专家团队一流智力、项目实验室实践经验,深度挖掘适合汕尾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基于教育大数据,建立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体系,推动海陆丰革命老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供稿:学科教育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