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专业引领|北师大化学学科首席专家王磊教授一行赴广东汕尾开展2020年11月教学改进指导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0-11-25



 

  2020年11月18日-19日,北师大助力汕尾市初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学能力提升项目组王磊教授团队前往广东省汕尾市实验初级中学,开展本年度第二次线下专家指导教学改进活动。参与此次活动的专家有北京师范大学王磊教授、北京市育英学校欧阳红霞老师以及汕尾项目北师大化学学科助理张晔博士。汕尾市教研员温庆伟和八十余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根据汕尾市的实际教学进度及发展提升需要,项目组围绕“组成与构成”、“二氧化碳”等两个核心概念进行了教学改进、命题评价等专题培训活动。

 

   

  图 1北师大化学学科团队                                 图2与会骨干教师

 

  【“分子与原子”主题同课异构及说课展示】

  11月18日上午,学科团队邀请来自北京市育英学校的欧阳红霞老师与汕尾市林伟华中学张伟峰老师围绕“分子与原子”主题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两位老师通过演示实验、分子模型搭建等学生活动帮助学生建构起分子与宏观物质、宏观现象之间的关联,发展学生从微观角度看物质构成和物质变化的能力。

 

   

  图 3-4张伟峰老师 “分子与原子”同课异构教学

 

   

  图5-6欧阳红霞老师“分子与原子”同课异构教学

 

  接下来,来自汕尾市陆丰八万中学的王锦文老师与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海丰附属学校的阙如文进行了“分子和原子”主题的课后说课展示。

 

   

  图 7 王锦文老师说课               图 8阙如文老师说课

  

  四位老师的现场课和说课受到了骨干教师们的极大肯定,王磊老师表示张伟峰老师与欧阳红霞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教学精彩纷呈,王锦文老师和阙如文老师的说课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王磊教授进一步指出,“分子与原子”这部分的教学目标在于发展学生从微观视角看物质与变化的能力。分子概念模型的建立能帮助学生建立看物质的角度,而在建立分子与物质之间的关联时,学生不仅要建立分子种类与具体的物质种类的关联,还需要建立分子种类与纯净物、混合物的关联;元素概念的建立能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物质之间的关联;而原子概念的建立能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变化奠定基础。王磊教授强调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建立起知识之间的逻辑,好的逻辑可以是教材的标题逻辑,也可以是真实问题解决的逻辑,还可以是活动探究的逻辑,在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单元,教师应该基于该主题的核心发展目标去进行建构知识之间的逻辑。

 

   

  图 9王磊教授进行指导                      图10与会教师认真聆听

  

  【“二氧化碳”主题说课展示及教师工作坊】

  11月18日下午,蔡贤鸿、蔡尔妮、董俊伟、郝继成、余辉财等五位老师进行了“二氧化碳”核心概念的说课展示。五位老师围绕二氧化碳的性质及二氧化碳的制取两个主题阐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实施过程。

 

   

  图 11余辉财老师说课                   图 12蔡贤鸿老师说课

  

  为了更好地帮助汕尾市五位说课教师进行更为有效的教学改进,张晔博士组织老师们进行了教师工作坊的研讨活动。老师们被分成了五组,每组负责对一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研讨并改进。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纷纷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气氛热烈,王磊教授和欧阳红霞老师也深入各组与老师们进行交流。

 

   

   

  图 13-16“二氧化碳”教学改进教师工作坊  

 

  经历了说课、专家讲座以及教师工作坊的研讨,五位说课教师在小组成员的协助下重新整理自己的教学设计,于11月19日上午针对重要的改进点进行了第二次说课。各位老师在新的教学设计中增加了源于真实情境的驱动性问题,以及构建思维导图、利用计算机软件搭建反应装置、进行学生实验等学生活动。王磊教授再次肯定了老师们的研讨成果,然后针对性的对每一位说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从学科本体知识、教学设计要素、教学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与指导。

 

   

  图 17 郝继成老师改进后说课                 图 18 蔡尔妮老师改进后说课

 

   

  图 19董俊伟老师教学改进后说课         图 20欧阳红霞老师进行经验分享

  

  【“组成与构成”单元命题工作坊】

  为了培养教师对学生进行精准评价的能力,11月19日上午,陈烈光老师代表“组成与构成”小组进行了命题分享。陈老师基于智慧学伴平台对学生学情的诊断报告,首先明确了重要的学科能力指标,然后针对指标选取了测试题,组成了“组成与构成”的单元测试卷。在陈老师分享之后,王磊教授剖析了A(学习理解)、B(应用实践)、C(迁移创新)三个层级的学科能力指标的学科功能定位、以及命题特点,然后带领骨干教师一起审核了陈老师组的单元测试题,向老师们示范了如何基于学科能力指标进行命题。

 

   

  图 21陈烈光老师分享“组成与构成”单元试题     图 22王磊教授讲解学科能力指标 

 

  【骨干教师使用智慧学伴四全数据月度分享】

  为了帮助汕尾教师更好地使用智慧学伴,基于智慧学伴进行教学设计和学情诊断,北师大化学学科团队助理孔思敏对本月汕尾化学教师使用智慧学伴的情况进行了介绍,本月老师们在“日常测评”、“单元微测”、“报告查看”以及“微资源观看”等模块的使用量均有大幅提高。王磊教授表示希望老师们继续使用好智慧学伴,将教学与智慧学伴的使用深度结合起来,依托智慧学伴的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明确学习目标,基于学伴测评工具和诊断报告精准诊断学生学情,借助微课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认识角度,形成认识思路,提升学科能力,从而实现评学教一体化,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图 23 孔思敏老师分享智慧学伴四全数据                          图 24骨干教师与专家交流

 

  在为期1天半的活动中,王磊教授、欧阳红霞老师、支瑶老师和张晔博士与骨干教师们共同完成了多场高质量的教学改进活动。本学期化学学科团队在去年强调教师学科和教材理解、学科能力指标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重点聚焦指导教师如何基于学生认识发展和学科能力指标设计和组织开展有效的课堂学生活动,培训模式和策略上在“2+4”教师课前、课后现场课和说课、专家点评和指导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过程中试讲后指导、北京广东老师现场同课异构、任务驱动教师分组合作、教学设计改进工作坊、单元测试命题工作坊、远程观摩海淀区主题教研活动等一系列培训策略,取得积极效果。

  本次培训活动至此圆满完成,在此感谢汕尾市教研员、一线教师以及北师大化学教育团队专家、助理的支持,期待老师们取得更大的教学改进成果。

 

 

  供稿:学科教育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