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01
2020年11月27日至28日,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英语学科教研活动在海丰县德成中英文学校成功举办。北师大外文学院陈则航教授、钱小芳教授和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曹佩老师组成专家团队参与指导本次教研活动。项目教研团队成员潘振华老师、蔡少岳主任、叶西就主任、黄丽珍老师等以及140多名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同课异构及说课展示
27日活动由汕尾市教研员潘振华老师主持。首先是来自海丰中学的陈冬蕾老师与来自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曹佩老师就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 Section A这一课开展同课异构以及说课展示。
图1 汕尾市教研员潘振华老师主持会议
图2 海丰中学陈冬蕾老师公开课
图3 清华附中曹佩老师公开课
随后,钱小芳教授对两位老师的公开课及说课进行指导。她指出,同课异构,各有特色,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但都出色地完成了教学目标;陈冬蕾老师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把英语学习活动观巧妙融入教学中并利用小组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值得肯定;曹佩老师则使用了丰富的支架,帮助同学理解文本内容,提供清晰情境,及时内化语言。
图4 北师大钱小芳教授指导
反思性说课
在反思性说课环节,北师大陈则航教授在线对老师的说课进行点评。陈教授肯定了各位老师们修改后的教学设计,能够创设真实情境,并且使用形式多样的细化活动,如表演等,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陈教授分别从教学目标的撰写、情感迁移的取舍和文本分析How的撰写三个方面进行指导。
图5 海丰中学陈美柔老师说课
图6 东海镇红卫学校罗恩香老师说课
图7 陆丰市南塘中学郑佳爵老师说课
图8 陈则航教授的线上指导
写作课说课
27日下午,初中三个年级的七位老师分别进行了写作课说课,钱小芳教授和曹佩老师分别进行精彩点评。
图9 甲东中学陈粤华老师开展七年级上“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Section B 3a--3b”说课
图 10 河城中学的彭苏柳老师开展七年级上“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Section B 3a--3b”说课
图11 海丰中学黎素贞老师开展八年级上“Unit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Section B 3a--3b”说课
图12 华师附中汕尾学校李贺老师开展八年级上“Unit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Section B 3a--3b”说课
图13 陆丰市内湖镇三陂郭靖学校孙素紫老师开展九年级全一册 “Unit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Section B 3a--3b”说课
图14 汕尾中学何淑妮老师开展九年级全一册 “Unit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Section B 3a--3b”说课
图15 海丰县红城中学李文淑老师开展九年级全一册 “Unit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Section B 3a--3b”说课
图16 曹佩老师点评新说课老师
图17 钱小芳老师点评新说课老师
图 18 与会教师认真听说课
教学设计工作坊
28日活动由陆丰市教师发展中心蔡少岳主任主持。上午8时,曹佩老师带领老师们开展了教学设计工作坊。曹老师首先分享自己对教学设计各个环节的反思和经验,给骨干教师们带来新的思考。接着老师们分组对给定语篇讨论并设计教学目标,并进行了展示。曹老师对展示成果点评和指导,并分享自己设计的教学目标和对应的教学过程。她建议老师们加强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的教学,并且积极在备课组或教研组分享交流。
图19 曹佩老师分享教学经验
图20 汕尾骨干教师热烈参与工作坊讨论
专题讲座
最后,钱小芳教授为各位老师带来以“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理念与方法”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她由一位老师疑惑的问题引入,阐述读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发老师们对于平时写作教学和作业布置的思考,并从理论输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为老师们提供日常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的建议。
图21 钱小芳教授开展主题讲座
图22 骨干教师和专家会后交流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们见证了本学年第一期参训的老师们的阶段性进步,也欣喜看到新说课老师们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的转变。参与公开课的两位老师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打磨后呈现出的精彩课堂令人印象深刻。各位骨干老师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认真聆听公开课、说课和专家的点评与指导,积极向专家们提问,与专家们探讨平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本次活动圆满结束,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良多。接下来,北师大高精尖项目英语学科团队和汕尾市教育局将继续合作打造优质高效的教研活动,为提升汕尾基础教育质量共同努力。
图 23活动合影
供稿:学科教育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