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课题指导|“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课题组赴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开展课题指导工作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08



 

  为切实推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课题的发展,2020年12月2日-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吴娟副教授的带领下,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李梦老师、杨洋老师与研究所的翟芸老师和杨东芳老师一行人共同赴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开展课题指导工作。

  

  本次课题指导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进一步熟悉跨越式语文教学的211课型,通过分段听课和集体研讨的形式,指导各学段的教学实践。课题组老师在1-3年级共听评8节课,4-6年级听评6节课,在集体教研时指导教师优化教学结构和课时划分,调整各个教学环节的细节,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一、低年级常规听评课

  2日上午,课题组四位老师共同听评了体育中心校区1-3年级的三节课,该学段教研组长陈锐老师和其他教师代表也全程听课。雷方丽老师、林月丹老师和谢兰老师分别执教了《比尾巴》《雾在哪里》《大自然的声音》,三位教师教学时间把握恰当,善于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课堂氛围生动有趣,能够灵活地将拓展阅读与课文教学融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图 1雷方丽老师执教一年级《比尾巴》第二课时

 

  

  图 2林月丹老师执教二年级《雾在哪里》第一课时

 

  

  图 3谢兰老师执教三年级《大自然的声音》第二课时

 

  4日上午,课题组四位老师来到未来海岸校区,开展1-3年级的211课型听课活动,该学段语文教研组长曾娇兰老师和其他教师代表也全程听课。

  一年级组的邱长弘老师和汪丽行老师均执教了《影子》的第一课时,两位老师教学设计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合理运用了拓展阅读材料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课题,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前后左右”的说话练习,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图 4邱长弘老师执教一年级《影子》第一课时

 

  

  图 5汪丽行老师执教一年级《影子》第一课时

 

  杨丽萍老师执教了《比尾巴》第一课时,杨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很好地夯实了语文基础,在教学中会采用多种口令、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恰当运用了拓展阅读材料,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语言表达机会。

 

  

  图 6杨丽萍老师执教一年级《比尾巴》第一课时

 

  二年级组的曾娇兰老师执教了《雾在哪里》的第一课时,曾老师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并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启发学生想象和思考课文,在阅读材料的选取和运用上,也能根据教学目标补充和调整阅读时机,在拓展写话时,将写作主题与课文写法结合,符合跨越式教学“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理念。

 

  

  图 7曾娇兰老师执教二年级《雾在哪里》第一课时

 

  三年级组的姚秀玉老师执教了《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二课时,姚老师语文教学功底深厚,重视对方法的教授和迁移,在教学节奏、教学结构和活动设计上都对211课型有较好的把握,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与运用能力。

 

  

  图 8姚秀玉老师执教三年级《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

 

  整体来看,两个校区低年级组的语文教师们较好地掌握了211课型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在课文教学时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有意识地教授学法,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并合理选择了阅读材料以辅助教学目标的达成,设置了开放性较强的拓展写作话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中高年级常规听评课

  2日下午,课题组老师们听评了体育中心校区4-5年级舒信老师和林继红老师的两节课,该学段语文教研组长李舒怡老师和其他教师代表也全程听课。舒信老师的教学整体性很强,基于核心问题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迁移;林继红老师的教学细致精准,通过追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两位老师教学风格各有特色,但都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和表达的机会,体现了跨越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

 

  

  图 9舒信老师执教四年级《牛与鹅》第二课时

 

  

  图 10林继红老师执教五年级《慈母情深》第二课时

 

  3日下午和4日下午,课题组老师们指导了未来海岸校区4-6年级四位老师的教学,该学段语文教研组长王迪老师和其他教师代表也全程听课。

  其中,来自五年级组的黄诗琦老师和张玉香老师均执教《慈母情深》,两位老师的教学内容详略得当,以“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慈母情深及作者是如何描写的”为核心问题,并将“反复”这一写法的教学穿插其中,指导学生自主分析课文内容。

 

  

  图 11黄诗琦老师执教五年级《慈母情深》第二课时

 

  

  图 12张玉香老师执教五年级《慈母情深》第二课时

 

  四年级组的黄清英老师和六年级的罗珍艺老师分别执教《陀螺》和《只有一个地球》,两位老师很好地践行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的自主性更强,在教师示范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学习单分小组分析和理解文本,并将写法与阅读材料结合,进行即时的迁移和应用,为之后开启精加略模式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图 13黄清英老师执教四年级《陀螺》第二课时

 

  

  图 14罗珍艺老师执教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

 

  就中高年级而言,老师们对211课型的把握更具灵活性,在课文学习上多以核心问题总领课文教学,采用教师示范、学生分小组学习的形式,学生的自主性进一步得到加强,同时教师更加注重在拓展阅读和写作环节中,对课文主题和写法进行迁移应用,以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达成教学目标。

  

  三、分学段集体研讨

  每一学段的听评课结束后,课题组四位老师均与两个校区相应学段的教师开展了集体研教研活动,在对常规课点评的基础上,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详细回答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更具普遍意义的教学实施建议。

  对于低学段的211教学,主要在两个课时上的结构设计、内容选择和活动安排上进行了指导,并根据现存的实践问题,从提高生字和课文教学效率、学法的教授与迁移、增强拓展阅读和教学目标的关联性、分层指导教学四个方面给出了改进建议。

 

   

  图 15课题组老师与未来海岸校区1-3年级语文教师研讨

 

   

  图 16课题组老师与体育中心校区1-3年级语文教师研讨

 

  对于中高学段的“211”教学,主要在课文解读、阅读材料的运用和写作任务的安排上进行了指导,建议教师进一步提升文本解读的整体性和深度,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调整阅读材料呈现的时机和阅读要求,并将拓展写作与学习重点紧密结合。同时结合高年级单元整体教学的需求,向老师们初步介绍了精加略课型的特点和优势,引起了老师们的关注和兴趣,为下一步教师在熟练掌握211课型的基础上实施精加略教学做准备。

 

   

  图 17课题组老师与未来海岸校区4-6年级语文教师研讨

 

   

  图 18课题组老师与体育中心校区4-5年级语文教师研讨

  

  至此,本次课题指导圆满结束。通过分学段听评课和集体教研,提高了课题指导的效率,带动了同一学段教师间跨越式教学研讨活动;以常规课听评为基础进一步阐述跨越式教学,让教师更加直观地体会到211课型的具体操作,也与教师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有效推进了课题在日常教学中的落地。希望在课题组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未来能取得更多的跨越式教学成果,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供稿:融合应用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