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18
2020年12月14至15日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学能力提升系列培训在广东省汕尾市华南师大附中汕尾学校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高精尖中心学科首席专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核心成员綦春霞,曹辰博士以及浙江省正高级、特级教师胡赵云老师共同为教研活动提供专家指导。
本次活动结合汕尾教师成长的需求和汕尾的实际教学进度,围绕九年级数学“圆”一章,开展了2+4公开课与反思性说课、同课异构教学,举行了多场专家主题讲座以及命题工作坊等培训活动。
图1 活动现场 图2 与会骨干教师
同课异构活动
12月14日上午进行同课异构活动,骨干教师许伟炜、蔡燕燕老师进行《圆心角与圆周角》公开课,两位老师充分使用智慧学伴平台资源,与学科专家团队进行了多次充分的研讨打磨,授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展现出了汕尾市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图3 许炜伟老师公开课 图4 蔡燕燕老师公开课
公开课上綦春霞教授下场观察学生的真实作答情况,了解课堂实际的落实程度。两位骨干教师的公开课后,胡赵云老师为在场老师呈现了一节精彩的示范课,胡老师用高站位视角从研究方法入手层层分析,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给当地教师教学提供了全新思路。
图5 綦春霞教授观察学生作答情况 图6 胡赵云老师示范课
随后专家团队对两位老师的现场课进行了点评,曹辰博士结合两位老师的授课过程,分析了老师授课环节并给出了改进建议:弧是圆周角定义生成的核心;圆周角定理证明中的关键为分类标准的提出;圆周角和之前知识的区别与联系,也是目前单元教学理念下的教学重点。綦春霞教授从课堂的完整性、能力指标的标定、核心概念的明晰、关键问题的探究性、数学的准确性、示范板书的重要性对两位公开课老师进行了点评,指出课堂的教学任务设计要明确要求,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中将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表达。
图7 曹辰博士点评指导 图8 綦春霞教授点评指导
专家主题讲座
12月14日下午,綦春霞教授针对老师们的授课情况,进行了"圆心角与圆周角"主题讲座。指出老师们需探索圆背后的价值,圆不同于直线型图形,弦、圆心角等要素是通过构造得以出现,圆蕴含着许多“隐性“内容。从圆相关概念的特征展开,圆体现出与直线型图形不同的构造性——不唯一不可见,同时在圆中研究角的概念也暗含着高中内容的充要条件。从分类讨论的标准建立出发,指出使用中间变量的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思维。
图9 綦春霞教授进行讲座
随后,胡老师进行“基于课程核心目标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讲座,从四个方面介绍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关注过程目标,落实四基要求;关注核心概念,发展数学思考;改进教学形式,落实四能目标;重视学法引导,学会发现数学。学生在学时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在教时应当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图10 胡赵云老师进行讲座
主题说课展示
12月15日上午,蒲冠男、彭兰兰、张梁平、温智锋等四位骨干老师,分别从垂径定理、圆的切线性质、弧长与扇形公式、圆的复习课入手进行主题说课展示。綦春霞教授、胡赵云老师、曹辰博士对说课教师进行点评并给出针对性教学建议。
图11 蒲冠男老师说课 图12 彭兰兰老师说课
图13 张梁平老师说课 图14 温智锋老师说课
綦春霞教授结合四位教师的说课展示,进行了“圆内容的相关思考”主题讲座,垂径定理的识别应融进问题解决中,讲题需体现图形的生成过程,在教学中要以课程标准、教材为出发点。随后綦春霞教授现场公布了11月骨干教师四全数据,希望老师们继续使用好智慧学伴,实现评学教一体化,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图15 綦春霞教授进行讲座 图16 綦春霞教授公布智慧学伴四全数据
紧接着,曹辰博士开展本学期第二次命题工作坊,本次主题围绕圆展开,老师们分成八个小组上台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与思考,并尝试用3×3数学学科框架对试题进行编码。
图17 曹辰博士主持命题工作坊 图18 教师上台分享解题过程与思考
在为期一天半的活动中,綦春霞教授、胡赵云老师、曹辰博士与骨干教师们共同完成了多场高质量的教学改进活动。会后老师们填写培训感想反思,他们表示收获满满,也和专家们积极互动交流。本次培训活动至此圆满完成,在此感谢汕尾市教研员、一线教师以及北师大数学学科团队专家、助理的支持,期待老师们取得更大的教学改进成果。
供稿:学科教育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