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探索网络教研新形态,打造区域教研新路径——北师大高精尖创新中心智慧教研案例分享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24



  12月23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参与了广州荔湾区沙面小学一场线上听评课研讨活动。本次研讨活动基于沙面小学曾楚楚老师的一节《认识钟表》的录播课开展,研讨活动前北师大课题组通过智慧教研平台对曾老师的教学设计以及课例进行了在线点评以及量表记录。

 

  

  图 1 智慧教研平台曾楚楚老师课例截图

 

  研讨活动开始后曾老师先进行了执教反思,之后课题组魏静园老师基于智慧教研平台汇聚的教师听课记录以及量表分析结果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指导,并基于质性评价和量化评分结果提出了2个研讨点组织线上20余名来着多所学校的教师进行了在线研讨,之后课题组刘玲云老师对老师们在聊天区发表的观点和疑问进行了梳理和解答,并结合曾老师的课堂以及其中一个研讨点进行了“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的微分享;最后余胜泉教授就曾老师这节课从“六关注一讨论”、“学生数形思维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教材的整体结构化的认识”等方面跟参与教师进行了分享交流。本次研讨活动有专业的教研平台支持、有高校的专家引领、有活动前的深入分析,整体高效、聚焦且有深度,参与教师均表示收获颇丰。

 

  

  图 2 12月23日荔湾沙面小学北师大课题组研讨现场

 

  

  图 3 教师在聊天区积极发言并表达对专家点评的认可

 

  本场研讨活动是广州荔湾区本学期从11月开始开展的第32场线上研讨活动(研讨活动覆盖31节录播课10节直播课),累计有300多名教师参与,每场活动后回收的问卷显示绝大部分参与教师对这一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研修形态表示认可,对教研活动的组织流程表示满意。这种新的研修形态打破了时空限制,让更多学校、更多区域、更多领域的老师和专家有更多机会参与更多的研讨活动,此外这一形态的教研活动能够让过程性教研资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研讨资源等)得以有效沉淀和汇聚形成宝贵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教研资源库辐射更多教师。

 

   

  图 4 12月15日中心融合应用实验室主任陈玲副教授参与广州荔湾区乐贤坊小学研讨活动

 

   

       

  图 5  12月17日西藏、广东、北京三地线上研讨活动现场

 

   

  图 6 12月23日广州荔湾区汇龙小学语文科组教师研讨现场

 

  这一创新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研修形态是北师大“跨越式”课题组与广州荔湾区共同基于智慧教研平台开展的一项探索实践,是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中提出的“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完善区域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等要求的响应,北师大跨越式课题组将继续与各地区学校携手在教师专业发展、网络教研形态等领域不断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创新。

 

  供稿:融合应用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