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深入陆丰学校开展活动 共促陆丰教育质量提升——北师大高精尖中心团队赴广东汕尾陆丰开展第六次入校指导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31



 

  为进一步推进“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在陆丰市扎实落地,深入开展,2020年12月21日至12月25日,北师大项目组陆丰入校指导小组先后深入南塘中学、东海二中、利民中学、甲子附属实验校学校、东海中学、六驿学校六所定点实验校,并联合所在片区内非实验校及其他六所实验校开展了以联片教研、家校协同、项目关键问题解决为主题的指导工作。北师大高精尖中心学科教育实验室常务主任李晓庆、汕尾项目负责人刘微娜、高精尖中心方潇、李希铭、韩芳芳、任静老师,北京市特级教师袁京生老师,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物理教研员吴秀梅,北师大教育学部博士李静,北师大高精尖中心访问学者易杰,汕尾市物理教研员孙海正先后参与了本轮指导工作,学校副校长、项目负责人、年级主任、物理和数学学科教研组长、学科组长及教师等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为期五天的入校指导活动主要聚焦区域教研、项目关键问题解决及家校协同指导;其中,区域教研活动指导内容主要分为三个主题:一是物理和数学公开课备课及基于3*3能力体系备课指导、二是基于智慧学伴平台备课指导、三是高效教学行为及策略指导。

  21日在南塘中学由该校陈升林、张雪程两位老师开展了以《因式分解》为主题的同课异构活动,陈升林老师基于智慧学伴发布前测分析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精准定位学生问题,为调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提供依据,在课堂上利用智慧学伴发布日测,学生利用平板电脑作答,实时把握学生对本节课掌握情况,并当场查看报告,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查漏补缺。同课异构活动邀请到了项目专家、北京数学名师袁京生老师做备课及公开课指导,袁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程做出了细致的点评,并给予宝贵的建议。

 

      

           图 南塘中学陈林升老师基于智慧学伴及平板电脑公开课                图 学生使用平板电脑作答智慧学伴日测     

             

    

  图 张雪程老师同课异构公开课                    图 袁京生老师评课备课指导

 

  22日陆丰入校小组并行两组分别进入东海二中、甲子中学附属实验学校开展活动,在陆丰市区域会议上东海二中黄校长表示对优质课程,及教学模式有很大需求,上午针对东海二中薄弱学科数学学科,邀请了北京数学专家开展了数学课程的指导活动,下午以高效课堂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为主题,李静博士从核心知识到核心素养讲解了测评大数据支撑下的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接着方潇老师从教学教研资源的补充以及教学教研应该重点要做的工作进行了分享,现场的教师纷纷表受益匪浅。

  甲子中学附属实验学校从解决学校关键问题体制机制及校本教研入手,上午李鸿杰汇报学校项目开展情况,分享了学校项目分责人分工及学校教研活动开展等情况,李希铭老师开展了“基于智慧学伴平台进行教学设计”的主题培训,对教学改革现状及3*3能力体系进行了讲解,易杰老师展开了“基于智慧学伴开展家校协同”的培训指导,利用智慧学伴协同了解学生学业情况、协同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协同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协同管控在线设备使用。下午开展了物理、生物学科的常规课听评课指导,并和老师做了深度的沟通及研讨,易杰老师、李希铭老师纷纷点评,李晓庆主任强调北师大项目的意义就是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李子悦校长也表示自己一直在观察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希望借助北师大项目这次机会,改变学校教师的一些固有的观念。

 

   

  图 李静博士分享高效课堂的教学实施策略

 

   

           图 李希铭老师分享如何基于智慧学伴备课                      图 李晓庆主任听评课指导                   

 

  23日24日分别在利民中学及东海中学开展不同主题的物理学科联片教研活动,实验校及片区内学校教研组长及教师代表纷纷参加了此次活动,利民中学朱善琪老师,碣北中学杨泽江、博美中学林春栋开展了以《探究物质的密度》的说课,汕尾市物理学科教研员孙海正老师及北师大任静老师及易杰老师进行了点评和指导,下午朱善琪老师基于上午的指导意见进行了教学改进并展示公开课,孙老师就本节课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利用3*3能力体系开展精准的教学指导展开了讲座,参与活动的老师也参与了交流研讨,纷纷表示获益良多。

  东海中学开展了《探究电动机转动的原理》联片教研,上午以欧建欣老师及王少伟老师为主的教师说课及集体备课为主题,对教学思路展开梳理,并参观了东海中学卢长津老师的物理名师工作坊,卢老师展示了自制的物理实验器材,方潇老师表示联片教研活动可结合名师工作坊教研活动开展。下午欧建欣老师开展了探究实验课公开课,教师纷纷参与了研讨,易杰老师进行了点评,吴秀梅老师线上对3*3能力素养指标指导下的备课教学开展了讲座。

 

   

               图 易杰老师对朱善琪老师说课指导               图 孙海正老师基于3*3能力体系的教学模式指导

 

   

  图 东海中学教师说课                         图 欧建欣老师公开课展示

 

  25日陆丰入校小组于六驿学校开展家校协同及基于教学的智慧学伴使用为主题的入校活动,六驿学校项目负责人许校长对项目的人员职责分工及项目的落实进行了分享展示,龙潭中学主任也对项目目前遇到的阻碍进行了反馈,方潇老师对提出的问题分别做出了解答和回应。北师大李希铭老师对教师如何基于智慧学伴大数据进行备课教学进行了分享指导,方潇老师针对大数据指导下的作业辅助提升教学质量开展了分享指导,易杰老师针对家校协同对班主任进行了培训,六驿中学的优秀班主任也分享了自己的班级管理及智慧学伴家校协同的经验。

 

   

  图 六驿中学许校长分享项目落地经验                    图 易杰老师家校协同主题培训      

  

  图 方潇老师回应教师问题

 

  项目实施一年多来,高精尖中心学科教育团队入校开展指导活动不断深化和精准化,

  五天的入校指导工作,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基于薄弱学科的联片教研、基于区域项目关键问题的体制机制落地,基于常态化教学的智慧学伴融合,基于大数据的家校协同,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家长层面丰富了入校指导活动的形式。有侧重、有区分、有针对性的指导内容主题,增强了学校、教师的获得感,同时也为本区及学校教研活动深入开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供稿:学科教育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