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开放辅导|“感恩双师,一路相伴”感恩作品征集活动圆满落幕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28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学生要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和家长们的使用经历和真切感受,北京市教委双师协调小组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感恩主题征文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有所认识、有所感悟、有所启迪。

  一、活动目的

  通过“感恩”征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老师的“不容易”,体会教师的辛劳,培养学生一棵感恩的心,用自己的具体行动去感谢老师。

  通过“感恩”征文活动,使学生人的一生中应该感谢的不只是老师还有很多人。父亲、朋友、同学、亲友、陌生人等等。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人的付出的爱心,学生的世界才变得如此温馨和美丽。

  二、活动过程 

  “感恩”征文大赛

  在宣传期间,通过学生微信群和学校群发送征文通知,有不少同学对此次活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本次活动通过线上北师大未来教育高精尖中心公共邮箱应征,市教委开放辅导协调小组收到了同学们多种形式的征集文案,由于本次征文比赛要求较少,不限题目,不限文体,所以为大多数同学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有的同学提录制了视频短片,有的同学制作了精美的海报或拍摄了辅导的照片,也有家长借此机会对双师的辅导教师表达了自己感谢。

  此次作品征集共收到七个区县的153份参赛作品,其中通州区49份,延庆区45份,房山区36份,平谷区9份,怀柔区和密云区各6份,大兴区2份。作品收集之后,邀请了相关老师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在评委老师的评选下,同学们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突出,分设一等奖2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60名和参与奖,并颁发证书和奖品。

 

   

  图1 征集邮箱和获奖证书

 

  在平日的开放型在线辅导中,学生已积累了较多的实践体会,有很多文教师在班级层面的征文辅导中,深化、引导了学生的思想,例如通州区宋庄中学张相月老师,平谷区马昌营中学郭志刚老师,让学生感悟到感恩思想的美和力量,为感恩教育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图2  同学们采用多种方式参加作品征集

 

  三、活动效果和思索

  经过活动的开展,学生进一步懂得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一个人对社会、对父母、对老师,要永存感恩之情,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

  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我希望好双师一直在,好双师的老师们一直在,能够不断为我们答疑解惑。好双师中的老师利用休息时间来辅导我们的疑难问题,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可以不努力呢!老师们也在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树立学习和做人的榜样。我觉得说是若能一直留下来的话,那么我会非常高兴!初二即将到来,我会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充实自己的眼界,打开自己的思路,不断完善自己的不足。不断去挑战自己。”

  

  本次活动圆满完成,通过此次感恩主题征文活动,真实、具体、生动的展现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品读一篇篇文章,丝丝感恩之情朴素真挚,让同学们在行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对我们而言,在未来的主题征集活动中,从活动设计、作品评审、到推广宣传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今后同类活动的举办提供了参考依据,使以后的活动更加富有特色。

  “好双师”是你学习路上的超人英雄,在你遇到困惑的时候,记得呼他!未来的社会万物互联,学习方式势必是多种多样,学会选择,学会使用各种信息工具是对未来人的基本素养要求。双师平台就是一个虚拟的现实社会,这里名师云集、资源丰富、学习渠道多样,希望每位同学能在平台上不仅提升自己的文化课成绩,同时提升与人沟通、筛选资源、结交名师朋友的能力。让双师真正成为同学们校外答疑解惑、全面成长的平台!

  

  相关阅读:

  “感恩双师一路相伴”作品征集活动

  https://mp.weixin.qq.com/s/gw6DOuzmejOTcbKv-0fOcw

  

  

  供稿:学科教育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