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北京市房山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国家级实验区启动暨培训会召开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19



  2021年4月17日,北京市房山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国家级实验区启动暨培训会在房山教育大厦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北京市房山区教育委员会、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联合组织,旨在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暨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正式启动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助力房山区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实现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提升区域教育水平。

 

  

  图1 会议现场

 

  出席此次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教育部实验区专家组组长、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有增,北京市教委信息化处处长张宪国,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房山区教委主任顾成强,房山区财政局副局长杨扬,房山区经信局副局长孙文升,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实验区专家组秘书处秘书长蔡可,教育部信息化专家组秘书处副主任、首师大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项目部副主任黄蒙,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马宁,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李葆萍,北师大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学科教育实验室常务主任李晓庆,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丁书林,北京市教委互联网+基础教育办公室胡一平老师,教育部数学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方海光。参加大会的还有房山区委教工委、区教委两委班子成员,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房山教育信息中心相关项目负责人,房山区中小学校长、教学副校长。会议由房山区教委副主任李占全主持。

  会议上播放房山区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教学改革专题片——《赋能》,专题片展示了房山区近年来教学改革、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展情况、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短片回顾了自2019年11月区教委代表房山区申报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国家级实验区,经市教委推荐,教育部评审,2020年7月房山区正式获批实验区,成为全国90个国家级实验区之一的整体历程。

 

  图2 播放专题片“赋能”

 

  大会举行了启动仪式,在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见证下,“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国家级实验区建设项目在房山区正式启动。

  

  图3 启动仪式

  房山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郭冬红对实验区建设方案进行了整体解读。建设方案以教育信息化催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房山区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充分分析房山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展情况,阐明了实验区的建设价值,明确了房山区国家级实验区的整体建设目标,制订了建设原则,理清了建设思路,确定了未来建设的重点内容及预期成效和成果,并对未来三年实验区建设的整体进度进行了周密的规划。

 

  

  图4 房山区教委副主任郭冬红

 

  大会上聘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北师大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实验区专家组秘书处秘书长蔡可,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马宁,教育部数学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方海光,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李葆萍,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丁书林为国家级实验区建设指导专家,房山区教委主任顾成强为指导专家颁发证书。

 

  

  图5 专家聘请仪式

 

  房山区教委主任顾成强在大会上发言。他表示实验区建设是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有效途径之一。实验区建设的落地将推动房山区教育教学改革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实验区的建设将成为房山区落实《北京市房山区智慧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智慧教育行动方案,成为房山区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成为扩大区域教育影响力的重要平台。房山区教委将带领全区教育系统干部教师,按照教育部实验区工作要求,在市区各级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在各有关单位的支持下,立足房山实际,加强顶层设计,一起投入到实验区的建设中去,把实验区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抓好、抓实、切实抓出实效。

 

  

  图6 房山区教委主任顾成强

 

  北京市教委信息化处处长张宪国充分肯定了房山区教委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加大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路径和方法的做法。他表示房山实验区建设与北京市教委目前推进的“互联网+基础教育”工作提出的“三个课堂”、“四个能力”平台建设紧密契合。张处长强调房山实验区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实验区建设的要求,结合北京市“互联网+基础教育”的工作方案,按照房山区智慧教育的建设目标,坚持实验区建设的工作定位,统筹房山区各部门力量,形成合力。他提出,实验区建设要以教育教学改革为牵引,立足教学改革、服务师生、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破解教与学中的改革难题、实现教与学模式的变革;要保证日常教学与实验工作的一致性,突出重点和实效,确保实验区建设可持续性发展,在北京、乃至全国起到示范作用。他希望房山区的教育以实验区为契机,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图7 北京市教委信息化处处长张宪国

 

  教育部实验区专家组组长、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有增肯定了房山区在聚焦教与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应用,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实施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有效途径和典型范式方面取得的成效。他建议房山实验区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项目以点带面,做到点面结合;善于整合资源、协同发力,注重树立成果提炼,强化科研意识。

 

  

  图8 教育部实验区专家组组长、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有增

 

  会上,房山教育信息中心吕宝新主任解读了子项目“智慧校园实验校建设”方案;房山进校资源建设处白志国副主任解读了子项目“学生发展大数据融合平台建设”方案;房山进校学生发展评价处魏淑珍主任解读了子项目“基于智能平台与学习工具的教学研评管一体化研究”方案;房山教育信息中心梁一凡副书记解读了子项目“基于双师课堂建设的教学研评管一体化改革”方案。

 

  

  图9 房山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吕宝新

            

  图10 房山进校资源建设处副主任白志国

  

              

  图11 房山进校学生发展评价处主任魏淑珍

  

  图12 房山教育信息中心副书记梁一凡

  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做了题为“面向智慧教育生态的融合应用示范区建设”的发言,他分析了互联网迎来AI时代对教育的影响,强调了破除信息孤岛、形成虚实融合智慧教育生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站位、多角度的对实验区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他强调,实验区建设要关注实际应用的效益和效能,关注教师与学生的信息化发展,关注各学科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实际提高,关注数据在业务流程中无缝的流转和可持续发展,为课程教学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服务、为教育质量管理服务、为家校沟通及社区发展服务。他指出,构建良好的区域智慧生态的关键是大数据、云存储、云计算的技术架构,问题解决驱动式的推进模式,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下核心素养导向的深度教学。

 

     

  图13 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

 

  当日下午,开展了“基于智能平台与学习工具的教学研评管一体化研究”、“双师课堂建设与创新应用”和“智慧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三个子项目工作坊的相关活动。各子项目工作坊根据项目特点设置专家讲座、案例分享、互动体验等环节,让各学校对实验区建设的模式和前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实验区的未来建设和发展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14 “基于智能平台与学习工具的教学研评管一体化研究”工作坊

  

  

      

          

  图15“双师课堂建设与创新应用”工作坊

  

             

  图16 “智慧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工作坊

  在系统变革与持续迭代的信息化战略时代,房山区将以“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国家级实验区项目为引擎,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创新思维模式,探索构建人本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交互化的教育新路径、新方法,体验现代化教育的新动能,力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破解教与学中的难题,实现教与学模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持续推动房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自2017年10月起,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联合房山区教育系统启动“大数据助力房山区教育质量改进”项目,深耕北京市房山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助力房山区在2020年的中考、高考成绩中稳创新高,学校利用大数据开展精细化管理、科学决策等成效初显,师生信息素养显著提升,学科智慧教研逐步深入,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夯实,高精尖中心将继续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抓手,助力房山基础教育深化综合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十四五期间的新跃升。

  

  供稿: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