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28
4月21日-23日,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学科教育实验室王雪、岳文岚,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英语教研员付绘,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袁京生,分别来到东乡二中、锁南中学和东乡六中,开展初中语文、英语和数学课题指导,本轮指导从聚焦乡村教师精准成长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支撑教师高效教学的教学和教研工具以及专家引领的集体教研与教学改进三个方面进行。
一、理解语文课程性质 探索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语文教学新模式
4 月 21 日,北师大项目组王雪、岳文岚和来自东乡县十四所中学的近五十名语文教师齐聚东乡县第二中学开展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1.初中语文常态课和说课展示
锁南中学沙凌坤展示常态课《木兰诗》,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知识性的意识,注重人物形象的把握分析与当代巾帼英雄的联系思考。东乡二中王丽展示常态课程《关雎》,情境导入,让学生感受诗歌语言之美,情感流动的把握,合作探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爱国观。
锁南中学张晓军、东乡六中马兰英和马秀玲进行了《花木兰》说课展示,锁南中学马雅倩进行了《关雎》说课展示。
图1 锁南中学沙凌坤《木兰诗》常态课展示 图2 东乡二中王丽《关雎》常态课展示
图3 锁南中学张晓军说课展示 图4 东乡六中马兰英说课展示
图5 东乡六中马秀玲说课展示 图6 锁南中学马雅倩说课展示
2.集体教学研讨
沙凌坤就学生学情的判断和教学方法的设计等反面进行了反思说课,王丽则从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达成、文本解读等进行教学反思,北师大项目组岳文岚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融会贯通、学习目标的设置与内容的实现、寻找民族特色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对2位教师的常态课和4位教师教师的说课进行点评和交流。
图7 高精尖中心岳文岚评课 图8 语文教师集体教研
3.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导向的语文教学资源应用指导
岳文岚从语文课程性质,信息技术支撑下辅助语文教学的新模式、如何使用“智慧学伴”辅助进行语文教学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讲解,同时王雪从智慧学伴体系化指标、测评和微课资源融合应用的角度,指导教师如何基于智慧学伴平台开展精准教学。
图9 教师现场认真聆听
二、落实语言学习,创设情境课堂
4 月22 日,北师大项目组王雪、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英语教研员付绘来到锁南中学开展英语学科教学改进指导活动,来自东乡县十四所中学的四十八名英语教师参加本次教学研讨活动。
1.常态课堂显实力,说课展示亮风采
锁南中学唐桂芳开展的《Unit7 It’s raining!Section A (1a-1c)》是一节听说课,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非常好。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体会到本节课所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锁南中学马小梅开展的《Unit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SectionA(3a-3c)》是一堂实用、有效的阅读课,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学、如何做,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切合学生实际。在课堂中,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索中得出结论。
东乡六中马芝莲和马嘉昕进行的《Unit 7 It’sraining!Section A (1a-1c)》说课展示,锁南中学韩录录和东乡二中汪生金进行《Unit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SectionA(3a-3c)》说课展示。
图10 锁南中学唐桂芳常态课展示 图11锁南中学马小梅常态课展示
图12 东乡六中马芝莲说课 图13 东乡六中马嘉昕说课
图14 锁南中学韩录录说课 图15东乡二中汪生金说课
2.落实学生语言学习的课堂,帮助建构主题意义的课堂
针对2位教师现场课和4位教师说课,所有教师以分组研讨、交流分享的方式,点评上课教师和说课教师给听课教师留下最深印象的课堂教学活动,并分享研讨成果,针对各组英语教师的成果展示,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英语教研员付绘指出,除了关注课堂组织形式,更需要关注课堂内容,要在课堂活动中注重建构真实的英语情景,让学生的学习有意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并从语法形式、导入的作用、如何让学生记单词以及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合作探究组织等方面对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困惑进行了解答。
图16 英语教师分组研讨、展示分享
图17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英语教研员付绘点评、指导
3.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导向的英语教学资源应用指导
北师大项目组王雪结合听评课过程中出现的教师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难点确定、关键教学内容定位等需改进之处,结合智慧学伴平台,指导教师依托平台体系化指标精准备课,课前开展定向诊测,通过测评数据锁定教学目标,定位关键教学内容和活动,明确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布置不同能力层级的任务、测评和资源,实现精准教学。
图18 英语活动集体合影
三、定位数学教学问题 教师精准改进成长
4月23日,北师大项目组王雪、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袁京生走进东乡六中,开展数学课题指导,全县40余名数学教师参与本次指导活动。
1.初中数学常态课和说课展示
东乡六中唐毅展示了七年级常态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初步认识》,东乡六中马致龙则展示了八年级常态课《变量与函数》,锁南中学张双林进行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初步认识》说课展示,锁南中学周明亮、马小虎和马佐寿就《变量与函数 》进行说课展示。
图19东乡六中唐毅常态课展示 图20东乡六中马致龙常态课展示
图21 锁南中学张双林说课 图22 锁南中学周明亮说课
图23 锁南中学马小虎说课 图24 锁南中学马佐寿说课
2.专家引领下的集体教研与教学改进
课堂教学活动展示结束后,学科教师集体评课,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袁京生对现场课和说课进行了评价总结,提出要重视教材,尊重教材,研读教材,备课要针对不同学情有不同预案,课堂设计既要有知识主线,更要有思想方法的主线。同时就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套路”轻“本质”、重“静态”轻“动态”、重“形式”轻“效果”、重“中段”轻“头尾”等问题一一给予指导,强调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高低。
图25 袁京生点评指导 图26 数学教师认真聆听
3. 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导向的数学教学资源应用指导
北师大项目组王雪面向全体数学教师开展“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导向的数学教学资源应用”的专题指导,指导教师结合平台体系化指标设计能力进阶式的教学目标,借助智慧学伴测评工具帮助学生开展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评测,定位诊断,基于系统化报告开展精准教学,借助个性化资源助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生个性化学习。
供稿:学科教育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