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21
为了解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石景山实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和不足,提升教师教研的效率效果,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快速发展,2021年开始,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石景山实验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开展了“智慧教研助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石景山实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合作项目。项目于3月正式启动,在经历对课题老师的前期访谈调查、各学科专家入校讲座、线上一对一主题培训、线上线下集体协同备课等对多角度多环节为课题教师的培训活动之后,5月18日迎来了石景山实验学校五位课题老师的公开课执教和针对公开课的听评课活动,即“探索智慧教研新形态,助力青年教师快成长”石景山区第十四届教育教学研讨季教师培训重点活动。参与本次活动的人员有北师大专家陈玲副教授、马宁副教授、李凯副教授、蔡苏副教授以及首师大孙众教授,石景山区领导石群雄、张芊和陈绪峰。
启动仪式
5月18日上午,石景山实验学校校长何英茹进行了活动致辞,肯定了学校教师们对使用智慧教研平台和听课本app带来的良好成效。接着,学校负责人荣卫东、霍文慧等人为石景山区其他兄弟学校的老师们进行了学校报告“探索智慧教研新形态 助力青年教师快成长”的解读,从数据的角度呈现了前期该校五位课题老师在北师大智慧教研平台的帮助下形成的数据分析。
图1 石景山实验学校校长何英茹致辞
图2 学校负责人霍文慧解读报告
图3 活动现场
公开课执教活动
在教学展示活动中,五位课题老师分为五组在不同的班级进行公开课的执教。北师大专家陈玲、马宁、李凯、蔡苏以及首师大孙众分别参与到小学数学、初中数学、初中历史、初中物理和小学语文的班级里进行现场听课。同时参与到现场听课的还有石景山区各校教师、石景山实验学校教师和北师大高精尖课题组成员。在听课过程中,大家共同使用了听课本app进行了记录和评价,为五位执教老师课堂的分析形成了不同的数据。
图4 小学数学教师王立峰公开课执教
图5 初中数学教师李申珅公开课执教
图6 初中历史教师李晓娇公开课执教
图7 初中物理教师秦争公开课执教
图8 小学语文教师仝琳楠公开课执教
公开课研讨活动
在课题老师公开课执教结束之后,五组老师们分别进行了各自学科的研讨活动。研讨活动有北师大课题组进行主持,具体流程为课题组解读智慧教研课例诊断报告—执教老师课例回顾和反思—石景山实验学校教师观点分享交流—专家点评四大环节。在研讨活动中,不仅执教老师得到了从数据上对于课堂的量性分析诊断报告和来自专家的质性专业点评,还使许多石景山区兄弟学校的老师们深切感受到了智慧教研平台对于老师从备课到上课以及到反思的一套完整的教研系统的强大。
图9 公开课研讨活动流程
图10 课题组解读智慧教研课例诊断报告
图11 执教老师课例回顾和反思
图12 石景山实验学校教师观点分享交流
图13 北师大副教授陈玲点评小学数学
图14 北师大副教授马宁点评初中数学
图15 北师大副教授李凯点评初中历史
图16 北师大副教授蔡苏点评初中物理
图17 首师大教授孙众点评小学语文
五场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石景山区教育局领导对研讨活动和整个合作项目表示了称赞。随着5月18日活动的结束,也为石景山实验学校2021年上半学年的“智慧教研助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石景山实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也画上了完满的句号。整个项目从3月到5月,经历了前期调研、专题培训、集体备课、公开课研讨几大活动,运用了线上线下两种模式相结合,对该校五位课题老师形成了各个环节的教学指导和帮助。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实现了为老师们的教学教研保驾护航,促进石景山实验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快速发展的目标。
供稿:融合应用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