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25
2021年5月21日-22日,北师大语文学科团队走进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华中师范大学海丰附属学校,开展新学期第三次教研指导活动。北师大语文专家王舒起、助理刘建东、海丰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吴城金,以及来自汕尾各地的一百多名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共同完成了本次指导活动。
图1 汕尾市语文骨干教师参加项目教研活动
一、现场课+同课异构
21日上午,陆丰市玉燕中学教师戴小慧和海丰县红城中学教师黄可欣分别上现场课,就“桃花源记”开展同课异构。戴小慧重视课文朗读,并给予学生朗读方面的指导,强调读出恰当的语气和感情。读后让学生简要讲述故事并自我评价讲述的质量。最后通过文章背景的呈现引导学生了解写作缘由,理解“桃花源”的美好寓意。黄可欣开场幽默,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探渔人行踪,让学生梳理脉络,把握文章线索;赏桃源之绝,通过品味语言感受桃源特点,学会欣赏美、表达美;悟陶公之梦,知人论世,引导学生读懂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寻和坚持。
图2 戴小慧开展现场课
图3 黄可欣开展现场课
北师大专家王舒起认为,戴小慧朗读指导具体,对内容的归纳也不错。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从各个角度感受作品中的美。建议知彼知己,增强对学生的了解;准确评价学生,惊喜和愉悦是不一样的感情。黄可欣对本文文化层面的定位准确,板书设计有趣,但符合语境最好是桃花图案。此外“绝无之境”不够恰当,如“绝迷之境”更合理。
图4 北师大专家王舒起点评现场课
二、骨干教师备课说课指导
21日下午,汕尾市六位骨干教师围绕“文言文教学”专题进行说课展示,北师大专家王舒起点评指导。陆丰市碣石第二中学的翁一琼说课篇目为“爱莲说”,采用“读悟写”一体式教学结构,以莲花图导入新课,教学过程包括赏莲、读莲、译莲、诵莲、悟莲和学莲六个环节,脉络清晰,层层递进。陆河县河城二中的彭素美带来“《论语》十二章”的说课,基于学情设置了两章内容,通过小组活动完成文言知识的理解与梳理,重在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陆河县外国语学校的莫丽飞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从人物形象刻画、体会对比手法、体会作者情感三个方面进行设疑教学,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北师大专家王舒起指出,翁一琼环节设置比较好,建议在赏和悟方面多下点工夫。彭素美一节课讲两章内容有点少,同时建议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激发学习兴趣。莫丽飞以“长恨歌”里的句子导入欠妥,用“悯农”比较合适。演剧对学生要求很高,建议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图5 翁一琼说课
图6 彭素美说课
图7 莫丽飞说课
图8 王舒起点评说课
海丰县彭湃中学的黄文佳说课篇目是“曹刿论战”,主要采用朗读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在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中融入听说读写的理念,课堂上的文言文小练笔让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陆丰市东海镇彭伟学校的李冬晖带来的是“小石潭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运用“读、说、练”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感受祖国山河之美的同时提升语文素养。陆丰市湖东中学的陈莹艺说课篇目是“石壕吏”,通过问题的设置,层层诱导,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并通过即兴课堂表演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的思维。
北师大专家王舒起认为,黄文佳的说课以读为主,层层深入;任务安排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李冬晖抓住了写景文言文的特点;建议修改教学目标,小石潭是小景致,欣赏山水和感受大好河山不合适。陈莹艺的“石壕吏”讲得细致,提问很有层次,有一定的思维力度。不过,文本思想内涵的理解和感悟,还是要围绕文本去说。
图9 黄文佳说课
图10 李冬晖说课
图11 陈莹艺说课
图12 北师大专家王舒起点评说课
三、专家讲座+现场答疑
22日上午,北师大专家王舒起做了“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一点思考”的讲座,谈了四个问题:小学文言文知识的储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思考。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令人受益匪浅。讲座之后,专家王舒起和助理刘建东对骨干教师们在文言文教学方面的困惑进行了解答,并给予中肯的建议,老师们表示很受启发。
最后,汕尾骨干教师和北师大语文团队合影留念,本月教研活动圆满结束。
图13骨干教师提问
图14 北师大专家王舒起答疑
图15 语文助理刘建东答疑
图16 汕尾语文骨干教师与北师大语文团队合影
供稿:学科教育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