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06-03
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文件精神,创新落实市教委和市财政联合印发的《北京市中学教师在线开放辅导计划》(京教人[2018]1号)文件的要求,配合房山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建设工作,满足房山区学科骨干教师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多样性需求,促进学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联合房山区师训处设计了“特需”专项系列研修活动即“开放辅导”平台资源与课堂教学融合创新运用探究课。
本次研修活动面向20名初中语文、15名初中英语骨干教师,分别于2021年5月25日和26日在良乡三中和青龙湖中学进行。开放辅导市级协调小组李晓庆、黄巧艳、王红玉,良乡三中教学副校长张志敏、青龙湖中学教学副校长申立菊、房山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处主任田小将、副主任赵华英、教研员李青梅和郑伟参加了本次活动。
图1 李青梅老师主持语文研讨课
本次活动包括课堂教学展示、课堂教学研讨和专题讲座。语文学科以同课异构形式开展,良乡三中刘洋老师采用传统模式展示了一节质朴而有效的常态课,课堂上讲练结合,效果良好。语文市级学科带头人田小将,把“开放辅导”平台资源中双师1-1辅导和双师小讲师等资源自然融入课堂教学,并恰切地利用信息技术助力提高课堂效率,真正营造一个生动、生成、生态三位一体的有生命力的课堂。为老师们提供了一种将学科教学内容、平台资源、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新课堂。研讨活动中,田小将老师还作了《提高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思考》的专题讲座。讲座紧扣课标,提供了写作教学需要的标准及实践方法。骨干教师们表示,本次活动,内容理法兼顾,上通下达,非常解渴!
图2 田小将老师《语言简明》公开课课堂
英语学科另辟蹊径,教师专业发展处副主任赵华英联手青龙湖中学张建佳采用“四手联弹”的形式,利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设计实施的课堂,提供了两节精彩且连续的英文写作课。为英语骨干教师探索融合课堂尝试了新方法。课后赵华英副主任结合课例,对英语作文教学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方法,并对“开放辅导”的运用方法做了详细的指导。
图3 房山青龙湖张建佳老师英语公开课研修课
研讨中,黄巧艳老师鼓励学科骨干积极利用“开放辅导”资源及相关技术,开展校内校外教与学的全链条的研究实践。北师大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学科教育实验室常务主任李晓庆从政策方面明确肯定这种融合课堂的新模式是今后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期待骨干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图4 高精尖中心李晓庆老师、黄巧艳老师参加项目交流
巧用平台资源,探索融合教学活动,既是一次创新骨干教师研修方式的探索,也是一次互联网+融合课堂教学的尝试,为今后的教师研修和课堂教学改进提供了宝贵经验。
供稿:学科教育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