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广东汕尾 | 聚焦问题远程协作备课 面向未来校本智慧教研——北师大助力汕尾项目海丰县线上指导顺利完成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06-08



 

  为促进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为北师大)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项目深入开展,进一步推进海丰县校本教研落实开展,2021年5月31日-6月4日,北师大项目组海丰县小组通过线上方式与海丰各初中校就校本教研深度开展、常规教学改进和临界生培养等内容进行了指导和交流。北师大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李希铭、李静、张妍参与相应指导活动,海丰县项目联系人谢纪样、各学科教研员及各学校项目负责人、教研组长、教师代表参加了相关活动。

  开展校本教研经验分享和交流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为总结校本教研开展经验,推动校际间经验分享交流,进一步推动海丰县各校特别是项目实验校校本教研深度开展,促进学校特色发展,项目组于5月31日通过线上方式组织开展了主题为“校本教研信息化应用及示范”的研讨交流活动。

  活动首先围绕校本教研的特色开展,邀请了校本教研省级示范校彭湃中学和红城中学分别做主题分享。红城中学单志福主任以“基于成果输出为导向的校本教研模式”为主题深度结合该校在校本教研中实践经验进行了分享,重点介绍了红城中学特色的“一人一课”暨“1+4”校本教研模式,详细介绍了模式的理论来源、落地实践和取得的成效;分享了借助智慧学伴开展校本教研的探索实践,并和与会教师就今后的校本教研发展方向进行了交流。彭湃中学教师王其明则就该校校本教研的开展经验进行了系统介绍,从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讲起着重介绍了学校在校本课程、学生活动方面的课程设计和活动开展,为其它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借鉴经验。

 

   

  图1 省级示范校红城中学和彭湃中学经验分享

 

  活动第二部分由高精尖中心李希铭结合智慧教研平台向各校及老师介绍了如何开展数据支撑的信息化教研和智慧教研,李希铭简单回顾了智慧教研平台的协同备课和课堂观察功能,并深度剖析了其它区域应用智慧教研的开展案例,然后结合海丰县学校特点介绍了智慧教研的开展建议和模式,并与相关学校进行了交流。

 

  

  图2 李希铭智慧教研分享

 

  基于“智慧教研”校本教研协同备课实践

  为提升教师教研的效率效果,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快速发展,5月31日,首先,高精尖中心张妍分享了“常规教学之如何面向临界生开展教学辅导”,指出临界生培养常见的五个问题,提出依校界定临界生、临界生分类、建立临界生档案、拟定个性化学习策略四绝招,并以无动力型临界生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临界生建档立卡持续追踪、制定个性化培养策略、注重临界生心理辅导、加强家校共育四条建议。

 

  

  图3 张妍临界生分享

 

   

  图4 学校线下集体参加活动

 

  其次,高精尖中心李静介绍了如何基于“智慧教研”平台开展课堂效果量化观察分析,引导教师对智慧教研平台提出的3个量表的学习;然后结合公开课听评课进行报告解读,分享智慧教研平台的亮点,针对教学设计、听评课、资源中心、教研社区等多个维度,邀请参会教师实际操作,熟悉协同备课的流程,并针对性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图5 李静智慧教研备课分享

 

  

  图6 线上协同活动安排

 

  接下来的6月1日-6月3日,高精尖中心李希铭、李静和张妍分别就物理、数学、英语学科与6所学校参与备课的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协助教师通过智慧教研完成备课和协同交流,安排海丰县教研员及所有实验校相关学科的教师组长参与智慧教研协同备课。

  6月4日,分别开展三门学科的线上备课交流活动,邀请备课教师结合在线备课情况开展说课活动,县教研员陈海雄、黄丽珍和陈坤给予了点评,李希铭、李静和张妍结合活动开展情况给予了点评和指导,海丰县部分学校教师参与了活动。

 

  

  图7 物理学科线上备课反馈研讨

 

  通过本次的线上指导活动,从常规教学和校本教研信息化应用与实践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和技能水平发展,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促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

  

 

  供稿:学科教育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