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09-30
为适应国家“互联网+”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探索“专递课堂”高效教学模式,解决利川市小学语文教育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应国新文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邀请,在利川市16所小学开展“小学语文专递课堂智慧教研合作”项目。
9月26日-28日,北师大高精尖中心融合应用实验室张文静、唐晓旺、宗浩一行赴利川市参与公开课观摩、教学研讨、调研访谈工作并组织开展智慧教研技术培训和小学语文跨越式教学模式培训。
图1 北师大项目组与第二民族实验小学核心老师合照
一、公开课观摩及教学研讨
9月27日上午,北师大项目组与利川市第二民族实验小学的老师们一同观摩了由3位老师(主讲老师谭芬和两位辅助老师白羊塘小学李晓娇和岩洞寺小学周青)联合执教的“专递课堂”应用课例《拍手歌》第一课时,并围绕该节课例,与白羊塘小学和岩洞寺小学的老师远端实时开展了联动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执教反思、数据诊断报告解读、小组讨论、课例点评等活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图2 公开课观摩
图3 专递课堂3个班级授课
图4 教学研讨活动
图5 执教老师说课反思
图6 李朝兵校长总结发言
另外,利川市第二民族实验小学校长李朝兵在研讨结束后指出,学校非常注重教师专业发展,也很珍惜这次与北师大的合作机会,老师们对参与此次合作都有很高的积极性,也都很有信心,期望与中心的合作能够进一步推动教师素质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 同时也通过“专递课堂”的模式实现对乡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帮扶。
“211”课型培训
张文静开展了“211”课型及案例的相关分享介绍,主要介绍了跨越式理论下语文学科的“211”课型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培训过程中,张文静也与在场教师做了深入互动,引导启发老师们结合“211”课型的理念和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做思考,帮助“211”的模式理念在利川市第二实验小学更好地落地,助力“语文专递课堂智慧教研”项目的发展。
图7 张文静做理论培训
图8 张文静与课题老师深入互动
智慧教研工具培训
宗浩开展了智慧教研工具培训,介绍了智慧教研平台和听课本APP在课前备课,课中听课,课后研讨、反思、学习中的运用,为后续协同备课、课堂观察、总结点评、群体研讨和学习提升等活动的开展做好了技术铺垫。
图9 宗浩做技术工具培训
图10 唐晓旺做技术工具指导
学校领导及教师访谈
北师大项目组在与学校校长及四位带头老师集体座谈讨论后,又分别与校长和四位老师做了个人访谈。通过一对一的访谈,项目组更好地了解了学校及老师们的基本情况和教研教学需求,接收到了校领导和老师们对此次项目的期待和信心。相信此次访谈的结果,对于今后的智慧教研活动推进,会有更为精确的指导。
图11 学校领导及教师访谈
项目组在教研活动结束中,针对教师参与课题情况发放了调查问卷,旨在了解教师参与“小学语文专递课堂智慧教研”活动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为后续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从教师的教研收获词频分析得出教师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在211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和如何在课堂拓展阅读与写话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收获。
图12 教师教研收获词频分析图
此次入校活动,是211教学模式与“专递课堂”相结合的全新探索,在项目组理论和学校实际一线教学经验的碰撞和结合下,实现了此次合作项目的良好开端。有了这次入校活动的铺垫,相信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学校领导及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小学语文专递课堂智慧教研”项目将取得进一步的成果。
供稿:融合应用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