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汕尾陆丰 | “双减”政策指引作业新方向 数据彰显校本教研新价值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10-26



  2021新学年伊始,为进一步落实北师大助力汕尾项目学科指导效果,“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改进”项目陆丰市新学年首次入校指导活动于2021年10月11日-18日在陆丰市12所项目校开展。北师大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学科实验室陆河县项目负责人于健民、张妍、刘国名,汕尾市教研员蔡郭秦、陆丰市教研员颜振雄、郑淑希、蔡文锦老师以及各校负责人、学科教研组长和教师参与了本次的入校活动。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工作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切实提高学校育人水平。为进一步增强学校日常教学常态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和能力素养发展目标,帮助学校落实双减政策,本次入校紧紧围绕“基于数据的学科校本研修”、“‘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布置”和“扫描仪助力双减政策落地”三个主题面向陆丰市12所实验校开展了入校活动。

  基于数据的学科校本研修

  陆丰市项目负责人于健民向各学校做了“基于数据的学科教学教研和学生辅导”的专题分享,详细分析了12所实验校九年级上一学年度汕尾市质量监测的数据,准确诊断九年级各班各学科教学的弱项所在,使九年级各班各学科教师明确了下阶段教学精准发力的方向。

  项目组建议如下:第一,根据学校各个班级特点和学生水平,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深入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群体特点,指定出适合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特点,进行分层教学;第二,结合智慧学伴平台报告,清楚学生具体学科能力、核心概念情况、薄弱知识点,精准改进教学;第三,通过建立学生学习成长档案,有目的地利用数据进行持续关注,提升教学质量和成绩。

 

   

  图 于健民分享基于数据的学科校本研修

 

  多位学校负责人、学科教研组长表示详实的数据帮助其更具体地了解了学校学生的情况,对于新学年的教研计划和教学开展很有借鉴意义,将尝试基于数据常态开展校本研修的内容确定和安排。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布置

  此次入校活动,北师大项目组张妍开展了“‘双减’政策下如何选择和布置作业”的专题分享,首先解读了“双减”政策的具体内涵以及和一线教师息息相关的内容和工作要求,使教师明确了在“双减”政策下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另一方面,也使教师深刻认识到“双减”并没有减掉老师的工作任务,而是提高了对老师作业设计的要求,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作业的选择和布置上。其次,通过调查问卷指出了汕尾市各学校教师在作业布置上存在了哪些问题,让老师正视自己的问题所在,这样才能有效改进。最后,指出了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应该如何选择和设计作业。在这一部分,主要从教师和学校两个层面具体指导了实际工作的开展,明确强调各教研组应该把“作业设计”纳入到学校的常规教研中,通过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真正实现对作业的精心设计,并且要充分发挥分层作业在“双减”政策下的优势,使作业分层布置的举措落到实处。学校层面要做到统筹监督,确保各年级各班的作业总量时间不超标,内容科学合理。

 

   

  图 张妍老师分享“双减”政策下的作业布置

 

  常规教学教研视导

  此次入校开展市县联合视导,学校领导详细介绍新学期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和教研教改方向,分享了北师大项目在学校实施两年来的心得体会,以及“双减”背景下学校教学教研的思路与方法,表示将探索“双减政策”与“北师大”项目新的交集点,并表态将继续全力推进北师大项目的实施开展,助推学校教学水平步上一个新台阶。

  在此基础上,市教研员及北师大团队也给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学校领导能够认识到要更加关注常规课堂问题解决,关注教师工作激励机制,从而真正激发教师爱岗敬业,投身本职工作,最终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

 

   

  图 学校领导常规教学教研工作汇报

 

  智能教育工具培训与技术支持

  北师大项目组刘国名为一线老师培训了扫描仪如何使用以及注意事项。学校表示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熟悉了扫描仪的操作流程,打通了学校扫描仪和平台之间的连接,促使学校扫描仪可以真正运用到学校日常练习和测试中。

 

   

  图 刘国名分享扫描仪的使用情况

  

 

 供稿:学科教育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