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汕尾海丰 | 线上线下协同备课 促常态课提质增效——北师大助力汕尾项目海丰县2021年11月线上指导顺利完成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25



  为促进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为“北师大”)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项目深入开展,支持初中学校落实“双减”政策,以校本教研为抓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海丰县校本教研落实开展,2021年11月19日和24日,北师大项目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海丰县小组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方式开展了“基于智慧教研数学同课异构”指导活动和专家讲座,促进常态教学质量提升。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北师大高精尖中心海丰县负责人李希铭,项目组成员李静,北京市丰台区骨干教师李鹏,北京中学教师李舒宇,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王慧敏,以及四区县初中数学教研组长、教师代表。

 

  

  图1 会议参会教师

 

  活动从9月至11月持续开展,9月,根据海丰中学和红城中学教学进度确定同课异构主题。10月至11月,教师依托智慧教研平台进行协同备课,并邀请北师大博士曹辰进行备课指导,同时通过智慧学伴平台开展前后测,分析班级学情,优化教学过程,通过5轮备课磨课形成优质课例,并将公开课视频上传智慧教研平台。本次线上活动是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展开,活动内容包括教师反思性说课、专家点评指导、专家讲座三个方面,促进常规课堂教学提质。

 

  

  图2 活动计划和实施思路

 

  七年级教师反思性说课和专家指导

  活动第一部分,红城中学黄雪贤和海丰中学洪泽春两位老师对《从算式到方程》本节内容进行反思性说课,分别从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分享自身的教学经验。接着,两位学校的七年级教师代表进行发言,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表示肯定,提出建议。

 

  

  图3 黄雪贤说课

 

  

  图4 洪泽春说课

 

  说课结束后,两位专家进行点评指导。王慧敏基于前后测数据进行点评指导,通过前后测数据从知识掌握情况、学科能力分析、教学有效提问量表方面,建议教学中关注学困生,并在教师实施方面给出相关建议。李鹏从教学内容、教学思考、教学亮点和教学建议四个方面对老师进行指导,通过分享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让学生自主选择模型解决问题;二是给与学生一般化的学法指导。

 

  

  图5 王慧敏点评指导

 

  

  图6 李鹏点评指导

  

  八年级教师反思性说课和专家指导

  活动第二部分,红城中学陈冬妮和海丰中学刘文健两位老师对《等腰三角形》本节内容进行反思性说课,从教学过程分享教学中的优缺点。两所学校八年级教师代表分享对两节公开课评价与反思,肯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亮点与待改进点。

 

  

  图7 陈冬妮说课

 

  

  图8 刘文健说课

 

  王慧敏依据教师班级前后测数据分析表示学生分层效果较明显,以试题为例,分析薄弱知识,建议后续重点关注并加强学生推理与论证能力,同时向教师展示了智慧教研平台报告,并提出3条建议:一是提升课堂提问技能,二是兼顾全体和个性化,三是加强学生主体地位。李鹏提出“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等腰三角形问题”引发教师思考,结合课程标准分析本节内容需关注的重点,对两位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几何直观和逻辑推理表示肯定,并提出两点建议:一是以一般化观念引领下的探究活动,二是充分利用轴对称的学习经验。

 

  

  图9 王慧敏点评指导

 

  

  图10 李鹏点评指导

 

  会后,李鹏与参与教师进行交流,针对参会教师提出的小升初衔接课、教学中课堂如何更加开放性、课堂时间分配、信息化教学应用等问题,李鹏提出建议:一是初中数学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二是开放性课堂要慎重,需要根据学情进行培养,重视教学预案;三是课堂时间要根据本节课的重点合理分配时间。

 

  

  图11 教师与专家交流

 

  专业讲座和经验分享

  24日,北京中学李舒宇开展以“‘双减’背景下的教与学——关于板书设计与作业设计”为主题的讲座,从双减的意义、核心素养、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三方面阐述主题,介绍了知识和素养之间的关系,结合数学学科教学案例,通过板书设计与例题设计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后作业质量。李舒宇强调,教师要重视板书,板书要精炼,反映内容逻辑、教学思路和学法指导等;并概述了多种作业设计的作用,强调创新作业形式的重要性,如单元作业设计、项目式作业设计等,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图12 李舒宇讲座

 

  

  图13 教师参会现场

 

  本次线上指导活动通过常规教学应用进行优化,抓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学专业技能水平,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至此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供稿:学科教育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