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26
2021年11月23日至24日,“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历史学科2021-2022学年秋季学期第三次现场指导活动在汕尾市陆河县河城中学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历史学科首席专家郑林,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历史教研员陈家运,汕尾市历史教研员明松朋,陆河县教研室主任陈汉波,以及汕尾市百余名初中历史骨干教师。本次教研指导活动内容包括专题讲座、公开课研讨、备课指导等。
图1 历史学科开展指导活动
专题讲座
23日上午,陈家运为汕尾初中历史骨干教师作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专题讲座。讲座分为弄通核心素养、准备基于素养、目标围绕素养、过程养育素养、评价指向素养五个部分,介绍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贯彻和落实历史核心素养,为汕尾历史骨干教师开展围绕核心素养的教学和评价指明了方向。
图2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专题讲座
公开课研讨
23日下午,海丰县实验中学钟孝奕展示了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公开课,主要内容是指导学生从衣、食、住、行、通信等方面探究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陆丰市东海中学陈晓洁展示了九年级上册“古代日本”公开课,讲授日本大化改新、武士集团、幕府统治等内容。公开课结束后,两位老师介绍了教学设计思路,专家和听课教师一起点评。
图3 钟孝奕公开课 图4 陈晓洁公开课
陈家运启发汕尾历史骨干教师将上午讲座所学内容运用于公开课点评,思考两节公开课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各组骨干教师讨论热烈,派代表发表意见。
图5 汕尾骨干教师发言
之后,陈家运对两节课做了点评,肯定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做到了以过程养育素养,建议在举例过程中,要注意所用事例的时间,建立正确的时空观念,并指出在做比较时要处理好改革开放前后历史的关系;视频资料的使用要贴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视频资料的优势;教学中要讲好、用好历史故事,凸显教学主题。
郑林肯定钟孝奕联系现实生活,以教师自身经历展示社会生活的变化,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陈晓洁合理运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郑林建议老师们丰富教学活动形式,体现素养培育的层次;教学中联系实际要贴合教学的需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应体现在教学细节中;补充材料应契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问题探究要充分了解学情,预设学生回答后的反馈方案。
图6 陈家运点评 图7 郑林点评
备课指导
24日上午,进行六位老师的备课指导,分别为:汕尾市城区香洲中学莫慧敏“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海丰县鹅埠中学庄丽娜“鸦片战争”,陆丰市桥冲中学卢惠玉 “美国的独立”,陆河县实验中学王佳琪“戊戌变法”,陆河外国语学校余小慧 “秦末农民大起义”,陆河县螺溪中学叶玉芝“宋代经济的发展”。先由老师们做教学片段展示,然后郑林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设计逐一点评,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
图8 莫慧敏说课 图9 庄丽娜说课 图10卢惠玉说课
图11王佳琪说课 图12 余小慧说课 图13 叶玉芝说课
陆河县教研室主任陈汉波对本次活动做总结,希望老师们认真领会指导专家的讲座内容、教学指导意见,并用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参加活动的老师们表示,每次活动都收获满满,对后续的培训充满期待。
至此,本学期的三次现场指导活动圆满完成。
供稿:学科教育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