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广东深圳 | “技术革新未来教学的探索研究”项目团队与深圳市南山区学校开展2021—2022学年11月线上项目指导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12-02



  2021年11月14日至12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技术革新未来教学的探索研究”项目指导团队马宁副教授、李维杨、诸婧文与深圳市南山区项目校开展11月的线上课题指导。本次工作内容以研讨课听评课指导为主,共计进行研讨课指导交流6节。

   

  研讨课交流指导

  11月24日下午,课题组开展白芒小学线上听评课指导。白芒小学陈雪梅呈现了四年级英语课《At school》。北师大课题组根据本课的内容进行了针对性指导,同时简单介绍了智慧教研系统的使用方式,提及可以关注智慧教研系统导出的TPACK能力评价,根据评价去细化、深度反思课程内容。同时,马宁副教授也提出可以深度挖掘问题,从研究的角度看课程,选择合适的方向,继续深化课程,搭建小课题。白芒小学主任杨鸣对北师大课题组的指导表示感谢,也希望在课题组的带领下细化问题,搭建完整的小课题。

 

   

  图1深圳市南山区白芒小学活动现场

   

  11月25日上午,课题组开展大磡小学线上听评课指导。大磡小学王娜呈现了二年级绘本课《一颗超级顽固的牙齿》, 北师大课题组简单介绍了智慧教研系统及TPACK评价表的使用方式,并对本课内容做出针对性指导。马宁副教授充分肯定了王娜老师在绘本教学上进行探索研究,马宁副教授鼓励老师进行相关的小课题研究,一方面深化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进行绘本创作,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学科融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开展项目式学习

 

   

  图2 北师大课题组介绍智慧教研系统

   

  大磡小学夏彩红呈现了四年级语文课《爬天都峰》。课程以作者的浏览路线为主线,结合作者情感与动词探究深度分析文章的内核。同时提供了写作支架,帮助学生深度理解课文,学习课文中优秀的写作方式并进行应用。对此,马宁副教授也建议老师可以进行如何学习支架设计进行写作能力的提升相关的小课题深入研究。大磡小学的老师们对马宁副教授提供的课题研究思路表示感谢,马宁副教授也表示课题组非常乐意提供小课题研究的帮助和支持。

 

   

  图3 北师大课题组参加大磡小学线上听评课活动

   

  11月25日下午,课题组参加深大附小(塘朗小学)线上听评课指导。塘朗小学主任赵连洲呈现了项目探究课程《绘制校园地图》问题分析与研究准备阶段课堂。课题组充分肯定了赵连洲对项目式学习的探索,并从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目标落实、评价设计等方面提供了一些建议。马宁副教授鼓励学校坚持推进项目式学习,在项目的完成和成果的累积中获得成就感;并针对赵连洲提出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困惑进行解答,建议学校可以先从单学科的两三课时的小项目做起,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一步步推进实施与优化。

 

   

  图4 北师大课题组参加深大附小线上听评课活动

   

  12月1日上午,课题组参加向南小学线上听评课指导活动。向南小学校长张长勇、主任刘薇携向南小学教研组参加会议。会上,杨慧老师呈现了四年级英语课《At the shop》。北师大课题组对杨惠分享的课程提供了针对性评价,同时简单介绍了智慧教研系统的使用方式以及TPACK评价量表使用。马宁副教授充分认可教师的课程设计,同时鼓励教师从更高阶的视角发现英语课程的核心要点,以此入手开展长期的、深入的探究。

 

   

  图5 深圳市南山区向南小学活动现场

   

  向南小学韩霜呈现了四年级语文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程通过单元导入,以学生提前制作的思维导图为引展开,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同时结合多种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王戎的思想、情感。通过创设情境、讲故事和演一演,深度理解主人公的感受。同时添加拓展阅读,使传统名著《世说新语》走进学生视野。针对韩霜呈现的课程,马宁副教授认为本课优势明显,能够从单元视角切入,以小见大从而引出《世说新语》的文学拓展,展现了教师良好的文学素养,同时也希望教师能够针对教学中的知识点,加强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连接,更加深化的课题研究,或可以形成系列的课程,进行更长远的发展。

 

   

  图6 参会人员合影

   

 

  供稿:融合应用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