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数据开放将给教育带来1万亿红利——2016大数据产业峰会在京召开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6-04-28
4月27日至2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2016大数据产业峰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贵阳市委书记陈刚、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张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党委书记李勇等出席会议并致辞。会上,53家大数据企业和机构发起了数据流通行业自律公约,并通报了大数据产品评测情况,启动了大数据人才发展体系。
我国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
1.1亿网民通过互联网获取在线教育
当前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2015年全球数据规模已达到8.65ZB。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我国产生的数据总量已经接近全球总量的五分之一。2015年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突破13亿,居世界第一,手机网民超过6.2亿。大市场也带来了大机遇,据相关调查机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1.1亿网民通过互联网获取在线教育。我国数据总量已年均50%的增速在发展,预计到2020年将占全球的21%。
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突破
近年来,我国信息通信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日益缩小,掌握核心数据的大数据软硬件企业不断壮大,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取得了突破,对国际主流开源社区贡献也越来越大。
政府数据开放将给教育带来一万亿红利
据麦肯锡关于大数据价值的调查报告显示,大数据一年能给美国保健行业带来3000亿美元的潜在价值,能给欧洲公共管理带来2500亿欧元,能给服务业带来6000亿美元的盈余,能给制造业降低50%的成本。政府的数据开放会给全世界经济带来32200亿到54000亿美元的红利,仅教育行业就达1万亿元。
我国各个地方纷纷布局大数据产业,目前已经有23个省出台了74项与大数据相关的政策。目前,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大数据产业超过10个,大数据成为社会资本投资的热点。
大数据发展面临的制约和挑战
信息孤岛普遍存在
当前各地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共享仍不顺畅,有价值的公共信息资源和商业数据开放程度仍有待提高。一方面公共数据资源没有充分释放;另一方面,数据无序滥用侵害个人隐私、企业商业秘密,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的现象时有发生。
大数据核心技术与世界领先水平有差距
在大数据核心关键技术和产业发展水平方面,我们与世界领先水平还有差距。我国虽然在局部地区实现了单点突破,但大数据领域系统性、平台技术创新仍不多见。大数据技术原创能力和产业实力仍然有待加强。对开源技术和相关生态系统的影响力度仍然还比较薄弱。
大数据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政府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制度还欠缺,适应大数据发展的各类信息保护、数据资产保护等制度体系还不完善。在推动大数据有序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建设方面,我们还存在法律法规缺位、监管规则缺失的问题,而大数据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风险,更是不容忽视。
三位一体打造数据强国
政府的数据开放共享是条件,产业是根基,安全是保障,开放、产业和安全构成大数据发展的三位一体战略。围绕数据强国战略,2016年工信部等有关部门将按照《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要求,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制定稳步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的政策,推动释放数据红利,激发创新活力。尽快出台政府信息共享的有关办法,提高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和利用效率。
二是强化大数据安全的保障能力,加强大数据环节下网络安全问题和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制定大数据安全标准和大数据安全保障框架,逐步形成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同时还要强化网络安全的信息共享,促进网络安全相关数据的融合和资源合理分配,提升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是研究推进大数据相关的基础性制度建设。比如,开展数据确权、资产管理、市场监管、跨境流动等数据治理的重大问题研究,协调有关部门共同推进数据治理的法制化进程,引导平衡好产业发展与隐私保护、商业秘密保护之间的关系,建立完善数据交易、流通和监管的机制,共同打造有利于我国大数据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良好有序的治理体系,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中国教育信息化在线记者:李晓萍)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在线(cedictol);所转载文章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作者(版权所有人)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删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