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汕尾海丰 | 北师大助力汕尾项目第十次入校海丰县指导顺利完成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12-10



  为促进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为“北师大”)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项目深入开展,进一步推进海丰县校本教研落实开展,2021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北师大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项目海丰县小组开展第十次入校指导活动。北师大高精尖中心学科教育实验室副主任刘微娜、北师大罗九同博士、海丰县区域负责人李希铭、项目组成员李静,广东省韶关市英语教研员陈文英、汕尾市教师发展中心蔡郭秦、海丰县语文教研员余汉利、海丰县物理教研员陈坤、海丰县生物教研员谢务城及各校项目负责人、教研组长、教师代表参与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紧紧围绕“充分发挥智慧教研和智慧学伴信息化平台优势,促进常规课堂提质增效”主题,开展了以下活动:一是数学、英语、物理、生物4门学科的常态课堂教学指导和改进活动;二是注重学生获得的学生实践主题活动;三是数据分析和常态应用交流活动。

 

  

  图1 活动现场

 

  学科常态课堂教学改进

  学科常态课堂改进活动基于实际情况分别开展了数学4节协同备课和专家指导、英语2节同课异构和专家指导、物理和生物各2节同课异构和课堂观察量化分析指导活动。同课异构课分别由项目种子教师和其它教师承担,旨在增强教师间的借鉴交流、促进种子教师的辐射作用,扩大项目成效覆盖面;

  11月3日和19日,中心邀请了项目专家曹辰博士、王慧敏博士、李鹏老师进行备课指导和公开课点评指导。曹辰就四位教师的教学设计给出修改建议;王慧敏基于前后测数据给出相应建议;李鹏通过对教材分析、教学思考、教学建议等进行指导。

  11月29日至12月1日,广东省韶关市英语教研员陈文英进行点评指导,并做“‘双减’背景下的英语学科课堂设计”专题讲座。海丰县物理教研员陈坤和生物教研员谢务城分别对物理和生物学科同课异构做专业指导和点评,同时,不同学科邀请项目组罗九同、李希铭做了基于课堂观察数据的量化分析,基于数据发现课堂“问题线”设置存在的不足,并给予建议和指导。

 

   

  图2 陈文英点评指导                              图3 陈坤点评指导

 

   

  图4 谢务城点评指导                                图5 罗九同点评指导

 

  

  图6 李希铭点评指导

  

  学生实践活动

  学生实践主题活动方面,明确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获得和学习效果的意义和必要性。

  12月2日,首先,罗九同介绍分析了双减背景下如何依托智慧教研平台记录观察课堂不足,分析改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其次,李希铭整理并介绍了海丰县第三届“京汕杯”学生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明确了活动下一步开展计划和要求,并从项目式学习的主要特点、教师角色和成果提炼方面进行了重点指导;再次,红城中学主任单志福做示范案例分享,并重点介绍了红城中学开展学生实践活动中贯彻“输出为本”的理念和实践范式;最后,项目组参观了红城中学、华中海附部分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成果展示,并和部分指导老师进行了交流。

 

   

  图7 罗九同专题讲座                 图8 单志福示范案例分享

 

   

            图9 参观学生实践成果展                       图10  海丰县附城数学种子教师分享指导

  

  数据分析和常态应用交流活动

  入校期间,项目组李希铭和李静分别开展基于智慧学伴的数据分析和常态应用活动,本次分析对象主要为11所实验校的当前八年级学生,基于平台数据对学科知识内容、学科能力、题目分析等给到学生分析的同时和学校八年级科组和教师分享了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常用函数。

 

   

  图11 李希铭数据分析                                    图12 李静数据分析

  

  结合本次入校情况,下一步计划,一是进一步扩大智慧教研和智慧学伴的应用频次和覆盖范围,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优势,助推学校常态课教学提质增效,助力中考成绩提升;二是借助京汕杯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学校和教师关注课堂学生学习效果的意识,推广评价手段和方法的应用,推进教学模式的优化。

  本次线下实际入校期间,北师大汕尾项目负责人刘微娜和市教师发展中心蔡郭秦给予了全程指导,并与附城中学领导进行深度交流,结合学校情况确定下一步入校指导计划。海丰县教研员余汉利、陈坤、谢务城和谢纪样结合活动开展给出了了相关指导,参与了项目开展的座谈和交流,并对海丰县项目开展情况和后续计划给予了指导和支持。

 

   

  图13 刘微娜进行指导                             图14 蔡郭秦进行指导

 

   

  图15 谢纪样进行指导                                            图16 活动合影

  

    

 

 供稿:学科教育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