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12-20
为进一步落实北师大助力汕尾项目指导效果,汕尾市陆丰项目入校团队于2021年12月14日至17日面向12所实验校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入校指导活动。北师大未来教育高精尖中心学科教育实验室李晓庆、刘微娜、于健民、李希铭、韩芳芳、张慧以及各实验校负责人、学科教研组长和教师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入校指导核心围绕“校本教研跨区交流”、“基于数据分析的学科教学指导”和“种子教师辐射引领”三大主题开展。
校本教研跨区交流
为进一步推动陆丰市各学校校本教研的规范化与系统化,本次入校活动邀请到了广东北江实验学校国际部副主任兼英语科组长刘洲云、海丰县红城中学主任单志福进行校本教研指导交流。他们分别从校本教研实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科学组织与规划校本教研等方面给出了宝贵的建议。参会学校领导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在今后校本教研的建设上有了新的方向和抓手。
图1 广东北江实验学校主任刘洲云做校本教研分享
图2 红城中学主任单志福做校本教研分享
基于数据分析的学科教学指导
本次数据分析聚焦12所实验校八年级上一学年度汕尾市质量监测的成绩数据,从各学科全市排名到各班级名次变化再到各学科薄弱知识点,于健民给出了深入的剖析,准确诊断出了八年级各班各学科教学的薄弱环节,使八年级各班各学科教师明确了下阶段教学精准发力的方向,同时,多位学校负责人、学科教研组长表示详实的数据帮助其更具体地了解了学校学生的情况,对于新学年的教研计划和教学开展很有借鉴意义。
于此同时,于健民基于数据分析对于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也给出了三条建议:第一,根据学校各个班级特点和学生水平,分出三类班级,教师可以通过校本教研研讨深入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群体特点,制定出适合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和内容,真正做到分层教学;第二,结合智慧学伴平台报告,清楚学生具体学科能力、核心概念掌握情况、薄弱知识点,以作出精准教学;第三,重点关注班级各学科临界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跟踪,致力实现临界生的全面转化,从而提高班级及格率和整体教学质量。
图3 中心学科教育实验室于健民做基于数据的学科分析
种子教师辐射引领
为进一步扩大北师大种子教师的辐射力度,本次入校活动在陆丰市玉燕中学、南塘中学以及东海中学开展了种子教师与学校教师的“同课异构”活动。活动通过教师点评、专家点评以及基于智慧教研平台的点评,突出了两位教师在课程设计理念和内容上的差异,也凸显了北师大种子教师更具深度和科学性的课堂展现。本次活动的设计使北师大倡导的课程理念更深一步得到传播,也发挥了种子教师在学校的积极辐射引领作用。
图4 玉燕中学王凯新课堂教学展现
图5 玉燕中学种子教师郑斯灵课堂教学展现
图6 中心学科教育实验室常务主任李晓庆参与“同课异构”活动指导
供稿:学科教育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