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12-29
房山教师进修学校为落实“双减”政策,解决骨干教师对作业设计方面困惑与问题,探索急需解决的问题的方法及路径,满足疫情期间骨干教师的专业研修需求,在2021年11月至12月期间,针对数学教师举办了系列研修活动,并且结合专家对开放辅导平台的使用分享,为促进课后服务提质增效。
本次专题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并行的模式,线上分别在11月18日和12月15日进行了两场关于作业设计及课后服务方法的讲座,线下学员则根据研修任务在班级内持续开展了学习与运用相结合的微教研和应用实践活动。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处主任赵华英、李青梅组织并主持了系列研修活动,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副校长相慧芬作为专家在活动中发言。开放辅导市级协调小组、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黄巧艳、周子彦和艾瑾参与并支持了活动。
图 赵华英发言
在研修活动中,相慧芬发表了“作业研究撬动教与学行为改变”的系列主题演讲,从学习政策解读出发,分享了数学教学和出题策略,从改变理念开始,通过试题观察和案例分析的行动跟进,到最后反思并提炼出符合学情的教学思维回路。在谈及课后服务的实施经验时,她表达了对开放辅导平台的感谢与重视,从线上辅导与线下教学的结合以及学生使用的培训与表彰两个方面详细分享了本校应用开放辅导项目的经验。教学方面,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鼓励学生利用开放辅导平台的一对一功能开动自主学习,并最终成为线下小讲师,学校还组织学生自制微课并上传至开放辅导平台上。目前此类活动已经从学校寒、暑假期的短期活动发展至日常看展的常规课堂活动。谈及培训与表彰,她指出每个新学期都会对学生进行使用培训,并且在楼道制作了宣传栏,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开放辅导的使用中。
图 相慧芬分享开放辅导项目实施经验
分享结束后,黄巧艳应各位教师的需求,从教师端讲解了平台的申请与使用。从项目背景,平台积累至今的数据,申请条件与步骤,开放辅导的操作,开放辅导与线下教学如何结合等方面为教师答疑解惑。
图4 黄巧艳分享
李青梅在系列活动中持续跟进每位学员的情况,并根据开放辅导不同模块为研修活动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课后教研活动,鼓励教师们尝试使用开放辅导的所有模块,使学习情景从课堂内延申至课堂外甚至融入生活,成为习惯而不是负担。
图5 李青梅布置研修任务
供稿:学科教育实验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