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学科教育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2-03-17
2022年3月11日至12日,“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初中化学学科教研活动顺利开展。由于疫情防控,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与示范课展示的骨干教师在陆丰县河城第二中学进行了教学展示。化学学科团队专家首都师范大学黄燕宁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晔博士、汕尾市化学教研员林秀菊和70余位化学学科骨干教师通过线上参与了此次培训。此外,汕尾市各区县非骨干教师也通过直播实时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
此次活动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进行项目式教学《从自然界中的盐到餐桌上的食盐》示范课现场教学展示;第二部分进行汕尾市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测试数据分析;第三部分为黄燕宁副教授对示范课进行点评与指导。
图 1 线上活动合影
《从自然界中的盐到餐桌上的食盐》示范课现场教学展示
3月11日,在陆河县河城第二中学,陆丰市思博学校骨干教师李锡金、捷胜中学骨干教师杨贤玲、陆丰市东海第二中学骨干教师吴颖超、河城第二中学骨干教师彭素锐以及海丰县梅陇中学骨干教师乔佳进行了项目《从自然界中的盐到餐桌上的食盐》的现场示范课。此项目共分为五课时,项目导引课由李锡金承担;项目探究课包括“任务一:从自然界中得到粗盐”、“任务二:从粗盐中提纯氯化钠”和“任务三:制作不同功能的食盐”三课时,分别由杨贤玲、吴颖超和彭素锐承担;项目展示课则由乔佳承担。此次示范课展示前,五位教师在黄燕宁副教授和张晔博士的指导下倾力合作、积极探索,多番打磨,最终共同呈现了该项目的现场课,获得了观摩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图 2 引导学生进行项目策划
图 3 项目教学课堂实验评价量表
图 4 学生成果展示
汕尾市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测试数据分析
张晔博士代表北师大化学学科指导团队做汕尾市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测试数据分析报告。报告主要分为汕尾市化学学科期末试卷基本情况介绍、汕尾市化学学科期末测试分数概况、骨干教师增值性评价及教学建议四个部分。报告指出2021年期末测试试卷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均显著高于2020年、2019年同期期末测试,实现稳步增长。学科能力表现A3(说明论证)和B2(推论预测)指标得分率持续增长,说明学生这两种学科能力的发展逐渐受到骨干教师的重视,有显著提升。而作为基础能力A2(概括关联)指标得分率却下降,其他能力指标得分率变化不大,需要引起教学关注。
图 5 2021年秋季学期化学学科期末测试数据分析
最后张晔博士提出了几点学科教学建议供教师们参考:一是基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做好精细设计和精准实施的复习计划,提高教学效率;二是深入内容主题,明确各主题特点、考察要求和学生情况,建立知识-认识-问题-能力之间的关联,保持A3(说明论证)和B2(推论预测)能力增长的同时,也需要提高学生的A1(辨识记忆)、A2(概括关联)和B1(分析解释)能力;三是加强基于指标和数据诊断和分析学情,基于指标布置测评、作业和学习任务,基于指标理解并选组试题和试卷。
示范课点评与指导
3月12日上午,五位授课教授首先进行了自我反思,在反思中表达了此次项目式教学中遇到的挑战以及收获,也意识到了教学方式的改变需要教师敢于放手,在教学中要真正地关注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让学生在真正感兴趣的真实的实际问题解决中学习和思考。黄燕宁副教授在听完教师的反思后首先对五位教师表示了高度的赞许,为汕尾教师敢于尝试项目式教学,将项目式教学引入课堂点赞,也对五位教师教学设计、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的进步表示了肯定。随后,黄燕宁副教授针对每一节课进行了细致的、多维度的点评,也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专家的点评让骨干教师们受益匪浅,相信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们会表现的更为出色。
图 6 专家对示范课进行点评与指导
3月培训内容契合汕尾化学骨干教师的成长需求,活动过程中骨干教师们积极参与讨论,专家点评与指导细致、到位。至此,培训活动圆满结束,感谢北师大化学学科专家团队的支持与指导,感谢汕尾市教研员、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与辛苦付出!
图 7 汕尾骨干教师讨论交流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