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奋进新征程 勇担新使命——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阶段总结会圆满召开

文章来源:学科教育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2-11-07



  为总结“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实施经验成果,分析2022年初中毕业水平考试成绩数据,进一步探索适合汕尾教育质量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2022年11月6日,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汕尾市教育局共同召开了“‘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阶段总结暨2022年中考数据分析会”。疫情原因,会议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进行。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九大学科首席专家及项目组成员出席会议,参会人员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导、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珠海校区副校长、文学院教授郑国民,化学学院教授、博导王磊,地理学部教授、博导王民,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王健,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导陈则航,哲学学院副教授、硕导李晓东,历史学院教授、博导郑林,物理学系教授、博导罗莹,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导曹一鸣,教育学部课程教学研究院教授、博导綦春霞,中心学科教育实验室常务主任李晓庆、副主任刘微娜;汕尾市教育局副局长张逸琴,各县(市、区)教育局主要领导,市、县教师发展中心主要负责人,33所项目实验校校长以及全市初中学校校长、主管教学校长、学科教师代表。大会由汕尾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陈利群主持。

 

  

  图1 汕尾市教育局线下参会现场

 

  首先,中心学科教育实验室常务主任李晓庆从项目推进情况和项目取得的成效两个维度总结了项目自2019年开展以来的实施情况,并立足于汕尾市及各区县近三年中考情况详细解读了中考发展数据,使教育局及教师发展中心各领导进一步掌握了各学校及各学科所存在的优劣势,为今后的精准教育管理决策提供了必要的抓手。

  

  

  图2 李晓庆主任进行主题分享

 

  随后,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对汕尾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提出了意义深远的指导建议。一方面,余胜泉教授进一步阐释了确保汕尾市基础教育质量发展的十二项体制机制,另一方面,他详细论述了对于汕尾市下一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思路建议。余胜泉教授的讲话字字恳切,表达出了对于汕尾市今后教育教学发展的博大教育情怀和深切关注。

 

  

  图3 余胜泉教授发表讲话

 

  接下来,北师大九学科团队首席专家分别对于汕尾市今后教育教学发展献上了诚挚的祝福寄语。

  化学团队首席王磊教授表达了对于汕尾市化学学科种子教师在这三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与变化的充分肯定,并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她指出,汕尾项目呈现出互联网+学科能力素养教学评一体化;课标教材重难点内容全覆盖;大规模全区域多层次的学科教、学、评大数据和全资源;教学评研训管全系统;多主体多元化协同合作,精准化循证式质量提升等特点。项目体现出大学和区域协同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系统性、复杂性、专业性、协同性和进阶性等特点,走在了时代前沿,形成了促进区域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北师大整体解决方案。她希望,化学种子教师能够珍惜保持三年打下的基础和成果;要自强自信,边建设边开拓创新;要示范要输出,继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要健全教研体系,抓住新课标的契机,促使化学种子教师更上一层楼,实现汕尾教育可持续发展。

 

  

  图4 王磊教授发表寄语

 

  地理团队首席王民教授表示,参与汕尾项目三年以来收获与感慨良多。他指出,项目拓宽了汕尾地理教师的眼界,地理种子教师已经真正成为星星之火,必将茁壮成长,发展为燎原之势。要关注地理教育的科学研究,为地理种子教师提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平台,期望地理学科的种子教师取得更大的成就。

 

  

  图5 王民教授发表寄语

 

  生物团队首席王健教授对于生物学科种子教师在项目期间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教研活动的态度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希望生物学科的种子教师能够真正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让汕尾市优秀教师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发展壮大。同时,王健教授建议,继续开展深入教学研究工作,进一步提升理论知识,做好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做好跨区教研联合活动,互相取长补短;期望生物学科教师能够取得更大成就。

 

  

  图6 王健教授发表寄语

 

  英语团队首席陈则航教授表示,经过项目三年,已经与汕尾市英语学科教师和教研员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三年期间开展了形式丰富多样的英语教研活动;希望在今后的时间里,依然能给汕尾市的教师分享优质资源,帮助大家继续向前;继续推进遵循课标理念的教学。最后陈则航教授祝福英语学科教师生活幸福,教学更上一层楼。

 

  

  图7 陈则航教授发表寄语

 

  道法团队首席李晓东副教授表达了对于汕尾市道法学科教研员曹书化和蔡郭秦在项目开展以来于工作上给予的支持与配合的感谢,并希望道法学科种子教师能够继续坚持北师大的教育理念,实现专业上的成长,在教育教学上更上一个台阶。

 

  

  图8 李晓东副教授发表寄语

 

  历史团队首席郑林教授表示,在项目三年期间,见证了汕尾历史学科种子教师的成长与蜕变。希望今后仍然能够在汕尾市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发展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持续为汕尾提供云端历史教研学习的机会,并感谢汕尾市教育局和历史教研员孙卿伟老师对于学科团队工作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他建议,汕尾历史教研活动多发挥种子教师的作用,以任务驱动式的活动带动教师成长。最后,他祝福历史种子教师再接再厉取得更大成就。

 

  

  图9 郑林教授发表寄语

 

  物理团队首席罗莹教授表达了自己在汕尾项目三年以来的收获和感慨,并对汕尾市物理学科今后的发展给予了诚恳的建议,包括健全物理学科教研制度、聚焦教学关键问题以及转变教师观念三个方面,最后也表达了对于汕尾市物理学科教师的美好祝福。

 

  

  图10 罗莹教授发表寄语

 

  数学团队首席曹一鸣教授表达了对于今后汕尾市教育教学发展的美好祝愿,同时也给出了几点宝贵建议,一要提高教师待遇,要招的进来并留得下来;二要加强教师培训研修考评一体化机制;三要扎扎实实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回到基础回到教材回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四要进一步学习二十大的精神,教育是民生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提升社会的认同,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推进家校一体化。相信汕尾教育会越来越好。

 

  

  图11 曹一鸣教授发表寄语

 

  数学团队首席綦春霞教授表示,在汕尾不仅收获了研究成果,同时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和汕尾教研员形成了共同体。对于汕尾市数学学科今后的发展,綦春霞教授也给予了宝贵建议。她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种子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加强对于智慧学伴大数据和资源的运用,完善教师研修机制。最后她祝福数学种子教师取得更大成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图12 綦春霞教授发表寄语

 

  语文团队首席郑国民教授发表讲话,他对于汕尾市在这三年以来取得的教育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良好祝福。郑国民教授指出,教育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多方长期的共同努力,也希望汕尾市教育教学部门的相关领导能够提高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不忘初心的使命感,为汕尾市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郑国民教授也对于今后汕尾市教育教学的发展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希望能够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测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服务于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决策的精准性和及时性,并把信息技术和课堂充分融合起来,优化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高阶能力发展。最后,郑国民教授指出,各方领导要齐心协力,使汕尾市教育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图13 郑国民教授发表讲话

 

  最后,汕尾市教育局副局长张逸琴进行总结发言。张逸琴局长表示,高精尖中心专家的分享很专业,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对汕尾市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启发,希望各地各学校要研究领会,推进落地。对于今后汕尾市教育教学发展她发表了三点建议:一是要提高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增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性;二是要正视问题,靶向施策,提升基础教育义务阶段教学质量水平;三是要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过程管理,持续推进抓好北师大项目成果转化落地。最后,张逸琴局长强调,各部门要聚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为汕尾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图14 张逸琴副局长作大会总结发言

 

  奋进新征程,勇担新使命。“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阶段总结暨2022年中考数据分析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也希望今后汕尾市基础教育质量能够如九学科首席所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图15 北师大及汕尾方领导教师合影留念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