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6-05-25
为了深入总结“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的经验和成果,加强各课题区、课题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推动下一阶段的课题工作,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拟定于2016年7月13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学科融合·个性发展·精准教研”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经验交流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全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年会。
一、会议主题
“学科融合·个性发展·精准教研”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经验交流研讨会,旨在共享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引领信息化教育的新方向。本次会议在2015-2016学年度课题实践探索和经验分享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各地的优秀教学实践案例,共同研讨如何使用现有的和新兴的技术,通过地区和教师间的交流协作,打造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精准”服务,探讨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个性化教育,构建富有活力的教育信息生态圈,以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二、会议内容
本次会议主要包含:1.专家报告、专题报告;2.现场公开课;3.优秀案例研析;4.主题研讨;5.骨干教师认定、名师评选;6.优秀作品评比与表彰;7.Workshop分享展示
三、会议作品征集
为了展示各地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帮助各地总结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本次会议将面向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学校征集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包括教学论文、综合课例、校本教研专题网站、师生经典共读主题网站,届时将对优秀成果予以表彰。
为了表彰对跨越式及教育信息化实践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本次会议将评选“第五届跨越名师”(详见“附件4名师申报细则”),同时认定并表彰“第三届语文骨干教师”、“第三届英语骨干教师”。
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16年5月31日
作品要求及提交方式:参见附件1
四、会议对象
1.各地课题组负责人及相关成员;2.各学校课题组负责人、学科教师(包括各学科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3.总课题组成员、专家组成员;4.报送成果的单位及个人;5.相关媒体机构及公司。
本次会议热忱欢迎对“信息技术与教育双向融合”主题感兴趣、有分享意愿的教师及相关教育行政人员参加。
五、会议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
承办单位: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
六、会议注意事项
1.会议时间:2016年7月12日-15日,7月12日下午报到
2.会议及报到地点:广州市第一中学 高中部(地址:广州市大坦沙岛育贤路30号)
3.会议费用及交费方式:
(1)会务费及资料费说明
会务费及资料费:750元/人(含两顿午餐,由会务组收取,其他餐费与住宿费自理)。
会务组推荐酒店信息:详见附件5,请自行预定酒店
【备注】入住推荐宾馆的参会者,往返会场有专用大巴车接送。
(2)交费方式:银行汇款
汇款信息:
户名:北京师范大学
开户行:中国银行北京文慧园支行
账号: 3402-5601-5272
说明:汇款备注(跨越式年会会务组收),2016年6月20日前交纳会务费及资料费只需支付750元/人,6月20日后及现场交费者需支付800元/人)。
(3)报名方式
请于2016年6月2日前将报名回执单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寄回本次会议组委会(回执单参见附件6)。电子邮箱:yuyan918@163.com(主题为“××省××市(区/县)××学校2016年年会回执”)
*此次会议统一由组委会安排食宿,2016年6月2日前未提交正式回执的试验学校及地区,组委会难以安排食宿,请多多谅解!
4.会议联系人:以下是本次会议会务组的联系方法,不详之处,欢迎来电咨询。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电子信箱 |
邮寄地址 |
李晓琴(会务组) |
010-58805590 13488749630 |
yuyan918@163.com |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9707 (邮编:100875) |
薛凯方(会务组) |
010-58805590 13810168582 |
kaifang98@126.com |
|
王阿习(课题组) |
010-58804721 13810288990 |
wangaxi11@163.com |
七、会议日程(暂定)
时间 |
会议内容 |
主持/主讲 |
||
7月12日 |
14:00-20:00 |
会议报到 |
薛凯方老师 王阿习博士 |
|
7月13日上午 |
08:30~09:00 |
领导致欢迎词 |
余胜泉教授 |
|
09:00~10:20 |
主题报告:创立中国特色创客教育体系——兼论“跨越式”试验的深入发展 |
何克抗教授 |
||
10:40~11:20 |
专题报告:智慧教育 |
(特邀专家) |
||
11:20~12:00 |
专题报告:科幻大片与创客教育 |
傅骞教授 |
||
7月13日下午 |
现场课分享 与研讨 14:30~17:30 |
芦荻西小学分会场 |
基于平板电脑的英语低年段现场课分享 |
谢敏漪老师 |
基于平板电脑的英语高年段现场课分享 |
王阿习博士 |
|||
基于平板电脑的数学现场课分享与研讨 |
崔京菁博士 |
|||
技术支持下的科学现场课分享与研讨 |
任 娜老师 |
|||
蒋光鼐纪念小学 分会场 |
基于平板电脑的语文现场课分享与研讨 |
任小芳老师 |
||
语文中高段精加略现场课分享与研讨 |
李晓庆老师 |
|||
语文单元导读现场课分享与研讨 |
顿卜双老师 |
|||
语文单元主题阅读现场课分享与研讨 |
张莹莹老师 |
|||
汾水中学 分会场 |
基于Moodle平台的高中语文现场课分享 |
刘婉丽老师 |
||
基于Moodle平台的高中英语现场课分享 |
汪晓凤博士 |
|||
7月14日上午 |
主题研讨 08:30~11:30 |
【新模式&新方法】 基于app的创新教学模式 教育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理论的教育应用、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应对教学方法、心理四重应对姿态的潜意识需要及沟通方法(特邀心理专家) |
崔京菁博士 任小芳老师 |
|
【新技术&新工具】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泛在学习研究、乐高教具在英语学科中的应用探索、乐乐课堂和Storyline、情境感知、VR眼镜体验 |
万海鹏博士 任 娜老师 |
|||
【新课题&新观察】 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能力培养、新课题促进名教师协同发展经验(微信、学习元视角)、语言学习中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提升、新课题下多媒体优质资源设计与选择 |
辛凯丽博士 李晓庆老师 |
|||
【新理念&新视野】 学科融合视角下的STEM教育、促进高阶思维可视化的科学教学模式、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言语交际性教学、Moodle平台在高三语文教学中的创意应用展示、混合式协同教研案例分享 |
王阿习博士 刘婉丽老师 |
|||
【新体验&新发展】 创客教育的理论与实践(3D打印、创意电子绘图、Scratch等的教育体验活动) |
傅骞教授 汪晓凤博士 |
|||
7月14日下午 |
13:30~14:10 |
专题报告:大数据时代的数字教师 |
余胜泉教授 |
|
14:10~14:40 |
专题报告:学科核心素养 |
(特邀专家) |
||
14:40~15:10 |
专题报告:精准教研 |
陈玲博士 |
||
15:10~15:50 |
优秀成果展示 |
陈玲博士 |
||
15:50~17:30 |
总结、颁奖、闭幕式 |
陈玲博士 |
||
7月15日 |
全 天 |
专题座谈 |
|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