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北京海淀|以智慧赋能课堂 以教研引领创新———首师大附属育新学校公开说课展评活动顺利开展

文章来源:融合应用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5-04-14



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的新时代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智慧教研团队主办的“公开说课展评活动”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圆满举行。此次活动紧密围绕新课标精神,聚焦英语、生物两大学科,通过“说课展示+专家点评”的形式,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助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教育学部博士刘亚娟、王至尊,及智慧教研团队成员张文静、郅晨童,首师大附属育新学校科技中心主任韩宇男以及相关学科教师全员参与,活动反响热烈。


图1 公开说课展评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张文静对本次说课展评活动的背景以及安排进行介绍。本次活动中,育新学校教师踊跃报名,共有8位教师参与。每位教师都对本次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精心筹备说课内容,以新课标为指导和依据,潜心钻研教材,努力寻求突破提升。


图2 智慧教研团队成员张文静介绍活动安排


【英语学科】

在说课展示环节,英语科组教师遵循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理念,全方位考量教材的知识体系架构以及学生学情特点等多方面要素,精心雕琢课堂教学设计。教师们深度思考课堂情境创设,巧妙设置有效的任务驱动,有意识地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地将静态的内容转化为充满活力与互动性的学习单元,激发学生第二语言习得的探索欲与求知热情。


图3 英语学科教师吴慧琼说课


图4 英语学科教师亓唯唯说课


图5 英语学科教师卿源渊说课


图6 英语学科教师朱佩奇说课


在点评环节,余胜泉教授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技术工具适配性、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等维度进行了专业点评,着重强调了英语课堂要注重语言的大输入与大输出,并建议教师要注重活动形式与语言运用的平衡。


图7 专家余胜泉进行点评指导


【生物学科】

在说课展示环节,生物科组教师以证据导向理念为核心,围绕探究式实验课堂与数据分析试卷讲评课堂展开创新实践。教师们依托虚拟实验工具,展示如何通过“现象-问题-探究”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生动案例。


图8 生物学科教师王宏哲说课


图9 生物学科教师张晶晶说课


图10 生物学科教师焦健建说课


随后,专家在点评中强调,生物学科教学需以“证据导向”与“数据分析”双轮驱动,引入项目式理念和EPBL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到数据获取、留存、整合的过程中来,以此实现思维能力的可视化追踪与评价;借助大数据分析工具构建“知识结构化+场景迁移+思维链分析”的深度诊断模型,推动试卷讲评从“纠错”转向“思维升级”。


图11 余胜泉教授进行点评指导


【总结展望】

此次“智慧教研公开说课展评活动”不仅是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与首师大附属育新学校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更是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课堂深度变革的生动缩影。未来,智慧教研团队将持续依托智慧教研、EPBL等技术平台,通过“数据驱动的精准教研”与“素养导向的课堂实践”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双向赋能,以课例迭代、资源共享等方式,助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