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四川吉利学院教育学院教师团队赴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调研

文章来源:行政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11-13



11月13日上午,四川吉利学院校长助理兼教育学院院长边保旗、教授王秋丽、教授李春燕、副教授肖玲、副教授黄琴等一行11人来访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进行调研。中心行政办公室主任李晓琴、宣传主管冀林林,人工智能实验室项目主管李希铭,融合应用实验室项目负责人崔翔鸣出席调研会议。


图1 IMG_20251113_111656.jpg

图 1四川吉利学院教育学院教师团队


首先,李晓琴介绍了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成立与发展、研究团队、智能教育实践探索、前沿研究探索、企业产学研合作以及取得的代表成果,重点分享了中心通过自主研发系列智能教育服务系统,深入教育教学核心业务场景,来服务北京市教育公共服务乃至全国的教育帮扶等实践工作。


图2 微信图片_20251113144623.jpg

图 2李晓琴介绍中心


其次,李希铭介绍了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服务方案。该方案涵盖一套通识课程及配套用书、一个项目式教学平台、一个实践操作平台、一体系化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以及一间人工智能学科教室,旨在助力北京市中小学校快速推进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与实践落地。


图3 IMG_20251113_113411.jpg

图 3李希铭介绍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服务方案


再次,崔翔鸣介绍了技术支持下的智慧教研业务场景。他基于日常教研、师徒教研、集团校教研、管理评价、师范生培养、职业院校教师发展等六大智慧教研场景应用,介绍了智能研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以教学督导模式、群体教研模式为例,介绍了教研和管理创新服务模式探索。


图3 IMG_20251113_115301.jpg

图 4崔翔鸣介绍技术支持下的智慧教研业务场景


最后,双方围绕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师资队伍培养进行交流。边保旗代表教师团队表示,此行调研受益匪浅,中心的研究引领前沿,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细致深入,希望以此次交流为起点,未来能够探索更多合作可能。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