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济南市天桥区京师实验小学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指导顺利开展

文章来源:学习科学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5-08-04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驱动下,教育领域的场景开发、体系建构、教学模式等不断发生变革,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需要树立人才培养新标准,培育智能时代的高阶思维与未来素养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在此背景下,重构学习范式,基于教育规律,探索以能力为核心、研究为导向、以志趣为动力的场景式、体验式学习范式,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项目式、探究式学习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议题。

2025年7月31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项目组与济南市天桥区京师实验小学开展了基于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指导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教授马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项目负责人关向明、项目实施人员宋明,济南市天桥区京师实验小学副校长朱超及学校项目组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助理教研员林宇航及刘春旸。


图 1济南市天桥区京师实验小学证据导向的项目式教学设计指导线上参与人员部分展示


项目汇报

在项目汇报环节,济南市天桥区京师实验小学四位项目负责人基于课标、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以数学、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为切入点,围绕项目主题设计、驱动问题构建、项目活动衔接、项目评价等方面的教学策略与实践要点进行了教学设计分享。


图 2 济南市天桥区京师实验小学教师项目式学习方案汇报部分展示


专家点评

项目汇报结束后,马宁教授就以上老师们的教学设计进行了针对性指导。她表示,四个团队的项目选题具有一定创新性和独到性,能够以更开阔的视角、更高的层面进行项目教学方案的设计,项目式学习思路不断成熟完善,下一步她建议老师们:

第一,加强小组合作机制。项目式学习是围绕项目展开,以学习小组为主导的项目探究式学习活动。教师应从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出发,根据学生意愿组建合作小组,尽量避免以教师为主的“统一步调”。

第二,加强课内课外联结。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基础框架是建立在课内课外联结基础上的。教师要重视课内任务与课外任务的设置与推进,建立多线并行的教育预设,在至少两条教学逻辑链条下为学生设置需要在不同项目环境下展开探究的项目任务,让项目式活动走向学生生活,在生活中充分发掘项目式学习的材料。

第三,加强科技元素的融入。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应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一步探索项目式学习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动态生成、多元互动的课堂生态,提升智能时代学生的未来素养,培养其人工智能思维、人机协同等能力。


图 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教授马宁指导老师们的项目教学设计


活动总结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项目负责人关向明表示,参与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本身就是一场深度的学习与共创。济南市天桥区京师实验小学在项目式教学领域的探索,始终立足育人本质、紧扣课标要求,方向明确且成效初显,期待学校以此次专家指导为契机,进一步打通“理论认知—实践落地—成果转化”的闭环,在真实问题驱动、跨学科融合、学生素养发展等核心维度实现突破,将项目式教学的探索推向更高层次!


图 4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项目负责人关向明讲话


济南市天桥区京师实验小学副校长朱超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对马宁教授的指导表示诚挚感谢,并表示,此次活动为学校教师的项目教学设计指明了深化方向——从核心问题的精准锚定到跨学科融合的落地路径,从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到成果可视化的多元表达,每一处点拨都切中关键。他期待,学校教师能将专家智慧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动力,在项目式学习的探索中进一步聚焦真实问题、强化学科联结、提升育人实效!


图 5济南市天桥区京师实验小学副校长朱超作总结讲话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