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北京房山|变革育人方式 创新实践范式——“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建设“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探索研究”项目展示活动举行

文章来源:学科教育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3-06-19



6月16日下午,“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建设“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探索研究(FS-2023)”项目展示活动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学校进行。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学科教育实验室常务主任李晓庆以及项目团队成员参与了此次项目展示活动。

房山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建设工作小组成员、区教委副主任于海侠、区教育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吕宝新,项目试点先行基地实验学校校长、项目负责人、联络员及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参加活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原房山南沟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执行首席刘志斌,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教研员陈朝晖博士参加活动。活动由实验区建设“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探索研究(FS-2023)”项目组组长、房山进校学生发展评价处李兆端主持。


图1 与会领导_副本.png

图1与会领导


李兆端组长围绕“试点先行,示范引领——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探索研究(FS-2023)”项目的深化行动主题作了报告。在报告中,他总结了2023年项目实施的重点;明确了“项目式学习”与“项目化学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详细介绍了“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的概念,并展示了证据的各种形式和多渠道收集方式,以支持这一学习模式的实施。此外,在会议中,明确了项目的实施方向。计划构建“643”基本范式模型,创建专属的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房山流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基于项目发展,活动上为18所试点先行学校授牌,为项目咨询专家颁发聘书。


图2 李兆端组长做主旨报告_副本.png

图2 李兆端组长作主旨报告


图3 为试点先行学校授牌.png

图3 为试点先行学校授牌


图4 为项目咨询专家颁发聘书.png

图4 为项目咨询专家颁发聘书


李晓庆主任作“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专题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项目式学习的内涵和目标以及项目式学习的三大基本类型;重点阐述了基于证据的学习,强调学习结果应基于证据,以验证学习活动和成效。为支持教师在实践中应用这一模式,她提供了多种收集证据的方式,并展示了基于证据的项目式学习的STEM教学模式。她表示,北师大项目团队将在理论研究、平台等方面提供支持,鼓励教师积极探索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系统(EPBL)。


图5 李晓庆主任作主题讲座.png

图5 李晓庆主任作主题讲座


在展示活动中,良乡小学副校长刘聪颖作“依托项目促提升,扎实实践助成长”总结报告,从学校基本情况、项目研究情况、经验分享以及下一步研究思考等方面对项目成果进行汇报。良乡二小副校长孔红梅作“真实践,共分享——基于问题解决开展项目式学习”总结报告,从项目实施背景,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以及之后项目实施目标等方面对项目成果进行汇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学校副校长秦建国作“育人方式的变革与实践——基于项目式学习课程实施”总结报告,从研究缘由、实施路径、研究成果、反思展望等方面对项目成果进行汇报分享。


图6 刘聪颖副校长总结汇报.png

图6 刘聪颖副校长总结汇报


图7 孔红梅副校长总结汇报.png

图7 孔红梅副校长总结汇报


图8 秦建国副校长总结汇报.png

图8 秦建国副校长总结汇报


在主题展示环节中,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学校课程教学主任孟祥阳通过展示《获取光明——灯具的变迁》项目的整体流程,并结合项目实施总结和反思,向即将进行项目化学习的教师提出了实施建议。《探寻半壁山地貌》项目指导教师霍晓建详细展示了的实施过程,从项目选题缘由、项目学习设计、实施效果与特色、思考与改进四个方面进行了说明,为教师们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应用“我的世界”构建校园电子模型》项目组长杨娜从项目介绍、项目目标、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和项目自评五个方面展示了学习项目的主体内容以及整个学习过程。这些多角色地案例分享充分展示了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过程,为学校的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图9 孟祥阳老师汇报.png

图9 孟祥阳汇报


图10 霍晓建老师汇报.png

图10 霍晓建汇报


图11 杨娜同学汇报.png

图11 学生杨娜汇报


陈朝晖博士在讲话中强调了项目式学习的重要价值和创新性。她指出,引入基于证据的学习理念对项目式学习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推广和实施过程中,仍然需要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如项目内涵不清晰和操作过程中的困惑等问题。她表示,为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应关注学习设计和实施的要素,以确保项目式学习的顺利进行。


图12 陈朝晖博士发言.png

图12 陈朝晖博士发言


吕宝新主任对项目研究表示高度评价。他强调,实验区的项目发展目标,旨在培养和发展信息技术领域的人才,并推广项目成果。项目式学习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需求密切相关。项目整合和落地的重要性,需要将项目与学校整体工作相结合,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项目秘书处将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为学校提供服务,并鼓励大家提出问题和需求。最后,吕宝新主任强调项目的评估和贯彻,按照要求进行评估和实施,以实现教学研评管的一体化。


图13 吕宝新主任发言.png

图13 吕宝新主任发言


于海侠副主任表示,“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探索研究(FS-2023)”项目作为北京市房山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建设项目的子项目之一,该项目已成为整个大项目中首个决定推广的子项目。项目以新课程标准和“六个房山”区域引领为方向,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办学和课程基础开展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EPBL平台的技术支持。区级指导队伍和专家指导队伍将发挥重要作用,而组织阶段性的交流展示活动也将推动项目进展。同时她提出了“抢抓机遇,先行一步;理念先行,知行合一;切实行动,目标清晰;有序推进,试点先行;坚持推进,久久为功”六大项目实施要求,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图14 于海侠副主任发言.png

图14 于海侠副主任发言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