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AI中的数学思维”创新人才培养全国百校计划正式发布

文章来源:合作发展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11-18



11月16日,在中小学科学教育大会“人工智能赋能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分论坛现场,“AI中的数学思维”创新人才培养百校计划(以下简称“百校计划”)正式亮相。该计划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高精尖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联合发起,是北京师范大学响应国家教育战略、探索智能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志性实践。


0 发布专家图.jpg

图1 “百校计划”发布


当前,我国正全力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已成为突破传统教育边界的核心路径。2024年底,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明确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将其纳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创新人才培养整体布局。随后,30多个省区市陆续出台落地政策,AI教育已从“可选项目”升级为“政策刚需”,构建系统化、高质量的AI教育课程体系正成为紧迫任务。

作为对国家政策的精准响应,“百校计划”以小初高贯通、进阶式融合课程为核心,聚焦人工智能底层数学思维培养、AI中的关键数学问题与智能思维的理解,帮助学生实现从“会用AI”到“懂AI”的认知跃升,精准破解当前AI教育“重应用轻思维”的痛点,为培养未来人工智能创新人才筑牢关键根基。


1.png

图2 “AI中的数学思维”


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AI中的数学思维”创新课程首席专家王胜灵表示,在国家大力推动“AI+教育”的背景下,探索AI中的数学思维,本质上是打通基础学科与前沿技术的壁垒,抓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第一性,持续塑造学生关键能力。无论技术迭代多快,数学始终是AI时代教育体系中不变的核心支柱,AI的能力可以无限延伸,但它的根脉永远扎在数学的土壤里。


3 王胜灵.jpg

图3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胜灵作报告


这一计划是应对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关键探索,更是破解当前AI教育中易出现的“认知外包”“思维惰性”等问题的重要实践。高精尖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强调,越是智能时代,越要提供给学生结构化、体系化的知识。“AI中的数学思维”覆盖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二年级,打造体系课程生态,以真实问题情境驱动跨学科项目学习,是人工智能与数学学科深度融合的有效实践。“百校计划”将为参与实验校提供集“课程体系、师资培训、教研指导、赛事活动、成果提炼”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与指导服务。由高精尖中心专家团队,提供教学指导、师资培训、课题指导等,为学校及区域创新教学赋能。


4 .png

图4 一体化课程教学与指导服务生态建设


据悉,“AI中的数学思维”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校计划将通过组建百校联盟,整合高校教研及学术引领优势与一线教学实践智慧结合,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带动全国百所学校示范先行,探索AI赋能数学学科教学创新和高质量育人的新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AI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范式。首批实验校将率先开展实践。该计划不仅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筑牢基础教育根基,更将为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劲的北师大力量。


5 微信图片_2025-11-17_094159_319.jpg

图5 发布现场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