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学科教育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5-05-06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积极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助推乡村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2025年4月29日,陕西师范大学主办了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农村地区教师教学能力智能评测与教学精准辅助技术研究”第三期全国优质课例大赛与典型案例征集线上培训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乡村教师线上参与了本次培训活动。
白若微博士首先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农村地区教师教学能力智能评测与教学精准辅助技术研究”的项目背景,她鼓励教师们将课堂实践经验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优质案例,积极参与本次课例大赛。同时,白博士对本次大赛作品提交的关键时间节点、各阶段具体日期与评审安排做了详细的说明。
接下来,会议特邀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李梦雪博士开展《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践思路》的专题讲座,李博士以课程标准为基准,系统阐释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项目式学习中的创新应用,深入探讨了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中突出教学评一体化的方法,详细解析了“表现性评价”的设计理念与实施路径。同时,李博士从不同维度对项目式案例设计过程中常见问题提出了许多详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随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课题组核心成员胡锦波对课例大赛作品提交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在线演示了系统平台操作的具体步骤,重点讲解了作品准备、资料上传、格式规范等关键环节。期间,项目组成员围绕参会教师在课例设计、平台操作、作品上传等多个方面的提出的困惑逐一耐心解答。
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中提到:“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行动,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管理优化、教师教育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精准帮扶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总结试点经验,提炼创新模式,逐步在全国推广使用,进一步挖掘和发挥教师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中的作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各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的工作,此次培训活动旨在通过“智能技术支持、教育理论指导”,助推乡村教师专业能力快速发展,其核心价值在于将人工智能的精准性、持续性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性相结合,结合教育教学理论一线指导,为破解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瓶颈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今后,课题项目组将不断为乡村教师提供“智能技术平台操作支持”和“教育教学理论指导”,相信在科技赋能与专业引领的双重助力下,参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将稳步提升!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