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30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技术与教育双向融合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教育在内涵、深度和质量上也不断发展,教育体系的结构和形态正在发生变革与转型。为推动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新教育服务模式的深入发展,深入总结“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的经验和成果,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拟定于2018年7月15日至18日,在贵州省贵安新区北京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学校召开“学科融合·个性发展·精准教研”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经验交流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年会。
一、会议主题
“学科融合·个性发展·精准教研”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经验交流研讨会,旨在共享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引领信息化教育的新方向。本次会议在2017-2018学年度课题实践探索和经验分享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各地的优秀教学实践案例,共同研讨如何使用现有的和新兴的技术,通过地区和教师间的交流协作,打造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精准”服务,探讨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个性化教育,构建富有活力的教育信息生态圈,以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二、会议内容
本次会议主要包含:1.专家报告、专题报告;2.优秀案例研析;3.主题研讨;4.骨干教师认定;5.优秀作品评比与表彰;6.名师经验分享。
三、会议作品征集
为了展示各地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帮助各地总结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本次会议将面向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学校征集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包括教学论文、综合课例、校本教研专题网站、师生经典共读主题网站,届时将对优秀成果予以表彰。
为了表彰对跨越式及教育信息化实践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本次会议将评选“第六届跨越名师”(详见“附件3 名师申报细则”),同时认定并表彰“第五届语文骨干教师”、“第五届英语骨干教师”。
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18年6月5日
作品要求及提交方式:参见附件1
四、会议对象
国内外“互联网+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学校校长、教师等一线教育工作者;
各地课题组负责人及相关成员,各学校课题组负责人、学科教师(包括各学科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总课题组成员、专家组成员;
互联网企业、在线教育企业从业人员,媒体工作者等。
本次会议热忱欢迎对“信息技术与教育双向融合”主题感兴趣、有分享意愿的教师及相关教育行政人员参加。
五、会议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国内合作办公室
承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学校、“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
六、会议注意事项
1.会议时间:2018年7月15日下午报到,7月16至18日正式会议。
2.会议及报到地点:北京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学校(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百马大道天河潭大道交汇处)
3.会议费用及交费方式:
(1)会议费
A会议材料费及食宿费:1500元/人,由会务组统一收取(包含:会议注册费1000元/人、餐费300元/人、住宿费200元/人、入住学校学生宿舍)。
B会议材料费及餐费:1300元/人,由会务组统一收取(包含:会议注册费1000元/人、餐费300元/人,住宿自行解决)。
注:建议住宿要求较高的老师选择B套餐,带家属的老师请与会务组联系,沟通食宿事宜,推荐酒店如下:
酒店名称:北斗湾开元酒店
地址: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北斗湾路1号黔中大道平寨段
电话:(0851)88908888
价格:四星协议价290元/间,五星协议价480元/间
温馨提示:酒店距离会场车程为40分钟,请您提前安排出行。
(2)交费方式:银行汇款或在线缴费
A:银行汇款
户名:北京师范大学
开户行:中国银行北京文慧园支行
账号: 3402-5601-5272
说明:汇款备注(跨越式年会会务组收),不接受现场刷卡缴费,请您提前完成注册。
B:在线缴费
缴费网址:http://aic-fe.bnu.edu.cn/15jkysnk/zxjf/
(3)报名方式
请于2018年6月5日前将报名回执单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寄回本次会议组委会(回执单参见附件4)。电子邮箱:Gjjhuiyi@bnu.edu.cn(主题为“××省××市(区/县)××学校2018年年会回执”)
*此次会议统一由组委会安排食宿,2018年6月5日前未提交正式回执的试验学校及地区,组委会难以安排食宿,请多多谅解!
4.会议联系人:以下是本次会议会务组的联系方法,不详之处,欢迎来电咨询。
联系人:郭佳丽(会务组);张珊珊(会务组)
联系电话:010-58806750-2046 15822516809
电子信箱:Gjjhuiyi@bnu.edu.cn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12号京师科技大厦A座三层(邮编:100875)
七、会议日程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