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学科教育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5-04-07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以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乡村教育内涵式与跨越式发展,扩大农村地区教师教学能力智能评测与教学精准辅助技术研究项目大赛参与范围,2025年3月27日,华南师范大学项目组在腾讯会议召开第一期全国优质课例大赛与典型案例征集培训活动,通过专题讲座与平台培训,为参赛教师提供经验交流与学习提升的平台。本次培训覆盖全国示范区校的参赛教师,共计一百五十余人参与线上培训。
图1 会议签到与开幕
会议伊始,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广州市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研究中心组组长、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信息技术教育委员会(第二届)专家委员黎娜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课例设计与比赛经验,为参会教师带来了主题为“以智提质,融合创新:基于新课标理念的优质课实践探索”的专题讲座,帮助参赛教师掌握课例设计的技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图2 黎娜老师进行专题讲座
黎老师通过对大量获奖课例的深度剖析,讲解了课例设计的核心要素与创新思路,并强调,优质课例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更是教学智慧的结晶。重点分享了“情境创设”“智慧理答”等教学策略的具体应用策略,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创新思维与实践方法。黎老师指出,课例设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优化,并鼓励教师通过反思优化教学设计,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图3 黎娜老师分享优秀课例
随后,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科技部项目示范应用指导团队成员陈萍演示了智能化教学创新示范应用平台资源中心、备课中心、检课中心和教研中心等各个板块的具体操作流程,为教师检索优质资源、设计个性化教案、诊断课堂教学视频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并建议各位参赛教师可以先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平台,利用“检课中心”的各项功能全面分析课例,为课例优化提供详细客观的依据。
图4 陈萍进行平台培训
接着,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科技部项目示范应用指导团队成员胡静演示本次比赛作品上传的详细步骤,直观展示了从作品准备到最终提交的每一步操作细节,并提醒教师截止时间的更改,确保教师能够顺利提交作品。
图5 胡静演示作品上传流程
最后,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科技部项目示范应用指导团队成员丘梓荧、刘鑫蕾主持互动答疑环节,黎娜老师与参赛教师进行交流,参会教师通过“举手”功能或聊天框积极提问,针对参赛作品要求、平台使用技巧、课例设计要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6 黎娜老师、刘鑫蕾、丘梓荧进行互动答疑
本次培训活动通过专题讲座中的经验分享、平台操作的全流程演示以及互动答疑的精准指导,使参会教师学习到课例设计的核心技巧,并熟悉了平台操作与作品上传的规范流程,切实为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
我们坚信,科技的力量将为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农村学生铺就一条通往优质教育的光明大道,让每一位农村教师都能在科技赋能的课堂中绽放智慧的光芒,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