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石嘴山市“精准教研”项目结题暨人工智能专项培训会顺利召开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9-12-26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的号召,2019年3月,“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和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具体对接石嘴山市师资培训中心,开展精准教研助推教师队伍项目(简称精准教研项目)。

       精准教研项目课题组通过近一年的课题指导,2019年12月24日,项目结题暨人工智能专项培训会在石嘴山市师资培训中心召开。石嘴山市师资培训中心主任杨占军、石嘴山市师资培训中心教研部主任马寿林、石嘴山市移动分公司副总经理周建锐、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余胜泉教授、张文静老师、魏静园老师以及各县区教研室、各中小学校长、优秀教师代表等出席会议。杨占军主任主持会议。

 

图1 会议现场

图2 师资培训中心主任杨占军主持会议

 

       会上,精准教研课题组携手石嘴山市师资培训中心一共表彰了8位在该项目中积极参与并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的老师,分别是海梅、马冬青、黄晓辉、陈婧婧、常小琴、黄丽君、曹丽、韦艳老师。接着6位教师代表在会上分享了参与精准教研项目一年以来的收获与成长。其中,大武口区英语教研员海梅老师讲到通过6次精准教研活动的开展,老师们一致认为运用听课本APP和教研空间开展教研活动对小学英语教学研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改变了传统的听评课方式,通过量表、数据诊断能得出精准的待研讨点等数据,同时自己对英语如何有效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教学实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平罗县数学教研员韦艳老师讲到,自项目开展以来,能够看到教师对精准教研项目的认可和在实施过程中的探索和努力,每一次活动都是教师之间多方面互动的过程,精准教研项目让老师们看见了教育信息化创新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图3 精准教研项目表彰先进个人

       课题组张文静老师从项目背景、项目开展情况、项目成果、项目问题及建议四个方面全方位地汇报了精准教研项目开展一年以来的具体情况。精准教研项目丰富了石嘴山市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学资源库,例如:小学语文学科在教研空间上传教学设计,与课题组老师线上磨课、研讨进行多次修改最终形成22节优秀课例;通过群体使用听课本APP听课,生成216个听课记录;建立语文学习社区3个,共包含43个公开课视频精彩片段资源;还建立了识字知识群1个,共包含25个识字教学视频片段。同时形成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例如:小学语文学科的识字教学模式、点阵笔融合语文课堂的创新教学模式,小学英语学科的英语绘本教学教学模式、基于思维导图的创新教学模式等。另外通过数据分析也印证了教师网络教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图4 张文静老师汇报结题报告

       石嘴山移动分公司副总经理周建锐强调,精准教研项目是在教育创新背景下的一次全新尝试,本次石嘴山市试点项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教师在教学资源搜集能力、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切实的提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助力教育发展是石嘴山移动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图5 石嘴山移动分公司副总经理周建锐讲话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余胜泉教授为本次会议做精彩报告,报告主题为:大数据时代的未来教育。余教授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教育大数据的内涵、大数据时代的未来教学和大数据时代的未来学校,他强调,教育大数据是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战略资产,大数据不仅仅为决策者服务,更重要的是服务于教育的日常教学、学习和管理,余教授基于智慧学伴从精确了解核心知识的学科能力水平,支持个性化自主学习、大数据支持规模化与个性化结合的包容性教学、教育大数据驱动教育评价体系重构、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研、精准培训、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质量协同治理、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公共服务6个方面详细剖析了大数据如何服务于日常教学。报告最后,余教授还强调,基于教育大数据,建立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体系,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基本趋势,要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拥抱大数据时代。

       会议最后,石嘴山市师资培训中心主任杨占军代表所有课题教师对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每月带来的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图6 余胜泉教授作专题报告

 

       此次石嘴山精准教研项目结题暨人工智能专项培训会围绕近一年时间精准教研项目取得的成果和互联网+时代的人工智能教育顺利召开。通过教师分享和成果展示可以看出课题教师们对精准教研项目的教学理论、方法、技术和模式四个层面都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并对信息技术融合课堂教学有了新的体会,相信老师们会在大数据时代的引领下不断探索和尝试,继续深入挖掘精准教研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