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融合应用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3-06-13
5月26日至6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与京师睿道,以智慧教研平台和“听课本APP”为载体联合洛阳市西工区教体局开展本学期第二轮智慧教研课题指导活动,基于在线听课汇聚全体数据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听评课教研,助推教师信息化教研能力提升。北京市海淀区小学语文教研室主任柏春庆、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数学教研室主任刘东旭、北京市西城区教研员李桂娟、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正高级教师陈瑞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和北师大“国培计划”课程专家马德君、北京市海淀区教研员左小玉(以上专家按学科顺序排列),中心智慧教研项目成员杨武梦、范琪、魏静园、刘玲云、郅晨童和崔翔鸣,以及西工区中小学语数英共250名课题教师参与此次活动。
小学语文
6月9日下午,北师大智慧教研团队、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主任柏春庆及西工区近80名小学语文课题组教师进行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直播课例集体听评的教研活动。活动共分为六个环节:第一,课例直播展示。西工区唐宫西路小学教师曹倩与王城小学教师张四美分别进行《荷叶圆圆》与《火烧云》的课例展示。第二,教学反思。两位执教老师结合上课情况进行说课反思。第三,小组研讨及分享。西工智慧教研团队的课题组老师们,聚焦“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及教师课堂的有效理答分组进行研讨及汇报。第四,数据报告解读。北师大智慧教研项目组的范琪对第一次课例视频和本次直播课形成的报告进行了对比解读。第五,专家指导。项目组特邀专家柏春庆对两节课进行点评,就老师们的问题及困惑给出了具体策略并开展了“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探索—教学评一致性与有效理答”的主题讲座;第六,活动总结。西工区教研室主任王小敏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图1 唐宫西路小学教师曹倩《荷叶圆圆》执教现场
图2 教师代表汇报小组课堂优化建议
图3 北师大智慧教研项目组听评课现场
图4 项目组特邀专家柏春庆进行课例点评与主题讲座
小学数学
6月6日上午,北师大智慧教研团队、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数学教研室主任刘东旭及西工区50多名智慧教研课题组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直播课例集体听评的教研活动。活动共分为六个环节:一是课例直播展示。西工区外国语小学教师陈琼琼与白马小学教师裴文丽分别进行《年月日》与《认识千克》的课例展示;二是教学反思。两位执教老师结合上课情况进行了说课反思;三是小组研讨及分享。西工智慧教研团队的课题组老师们,分组研讨听课感受及困惑,并与专家互动交流;四是数据分析报告。智慧教研项目组魏静园对平台教学视频和本次教研形成的数据报告进行解读与对比分析。五是专家指导。刘东旭围绕两节课呈现,对课堂优缺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两节课共性的综合实践部分,给出了实践经验与具体策略;六是活动总结。西工区小学数学教研员李宁巧从读懂数据、精准施策、充分准备方面,对智慧教研活动开展的意义及课题组成员的成长方向,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图5 白马小学教师裴文丽《认识千克》执教现场
图6 项目组魏静园进行量表对比分析
图7 项目组特邀专家刘东旭进行课例点评
小学英语
5月30日上午,北师大智慧教研团队、北京市西城区教研员李桂娟、区域40位小学英语实验教师及全体六年级教师进行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直播课例集体听评的教研活动。本轮教研主题为“聚焦主题意义的有效提问”,共分六个部分:第一,课例展示。上阳小学贾慕铭老师和白马小学杨艳丽老师分别进行四年级阅读课《Billy and Betty》和六年级读写课《Trip》的课例展示;第二,课后反思。两位执教老师上课情况进行了说课反思;第三,数据呈现。项目组郅晨童呈现、分析听课数据,并就前期磨课与此次课堂呈现的两次数据进行对比、解读;第四,小组研讨交流。课题组成员结合数据及有效提问进行组内研讨、分享。第五,主题讲座。李桂娟结合两节课例围绕“聚焦主题意义的有效提问”进行了评课和讲座;第六,总结提升。西工区教研室英语教研员潘婷将北师大反馈数据和调整后的课堂行为进行配对,并结合教师课堂问题设置的转变做“有效提问”要点梳理、总结。
图8 上阳小学教师贾慕铭《Billy and Betty》执教现场
图9 小学英语课题教师群体研讨
图10 项目组特邀专家李桂娟进行课例点评
初中语文
5月31日下午,北师大智慧教研团队、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正高级教师陈瑞雪及区域近20名初中语文智慧教研课题组教师进行了第二轮集体听评课线上教研活动。教研分有四个环节:第一,执教课例回顾与反思,《最苦与最乐》的执教者邵利老师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的执教者青云老师结合上课情况进行了说课反思;第二,数据报告与量表解读,项目组范琪从课堂评价数据报告,网络参与度与认知度,课堂评价图谱,S-T课堂观察量表等全方位的解读两节课例。从大数据的角度更客观、更直观地进行课例分析。第三,专家课例点评,陈瑞雪对两节课进行点评并给予教学建议,之后又进行了主题的分享。第四,交流互动。陈瑞雪就七、八、九年级分别出现的议论性文体,该如何落实每册书的侧重点,怎样体现教材安排的序列性,怎么分阶落实课标任务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并给予专业的建议。
图11 零一四学校教师青云进行课例回顾与反思
图12 项目组范琪进行合作学习量表解读
图13 初中语文课题教师认真聆听数据报告解读
图14 丁君兰老师与专家陈瑞雪进行互动交流
初中数学
5月30日下午,北师大智慧教研团队、北京市特级教师马德君及区域参加实验的近20名智慧教研课题组的老师们进行了第二轮集体听评课线上教研活动。活动共分为四个环节:一是说课反思,洛阳市第五十八中学彭朵朵和洛阳市第四十四中司凤霄两位执教老师结合个人课例进行回顾反思;二是数据反馈,项目组刘玲云和崔翔鸣分别从课堂评价的网络图谱与文本和量表诊断报告进行听课数据解读;三是点评指导,专家马德君对两个课例进行点评、培训,并与现场老师进行问题交流;四是问题互动,参与活动的老师提出教学困惑、问题与专家交流。最后,西工区中学数学教研员赛建波进行总结并对老师的发展提出了希望。
图15 第四十四中学初中数学老师司凤霄进行教学反思
图16 智慧教研项目组刘玲云详细解读课堂评价图谱
图17 西工区初中数学教研员赛建波总结发言
初中英语
5月26日下午,北师大智慧教研团队、北京市海淀区英语教研员左小玉及区域九所中学近20名智慧教研课题组初中英语老师进行了第二轮集体听评课教研活动。活动共分为五个环节:一是说课展示。二十六中的程凤老师和外国语初级中学的张磊老师分别从“情境化活动”、“学科素养”践行于实际教学,并注重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方面进行课例反思。二是数据解读。项目组杨武梦基于智慧教研平台课例的听课数据反馈,展示全体教师的听课记录,并依据课例的诊断报告从ST师生行为、弗兰德斯、课堂有效提问、理答等多维度进行解读。三是专家培训。左小玉围绕本次教研主题“英语教师课堂观察与话语分析”,对两节示范课例提出了极具靶向性的评课建议,并就“提升教师课堂话语的有效性”给出了五条可行性策略。四是互动交流。课题组老师先是在小组内交流分享了各自学习感悟,然后和专家互动交流,请求答疑解惑。五是活动总结。西工区中学英语教研员华琰向专家团队汇报此次教研的组织流程和活动成果,并对下阶段的智慧教研活动确定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图18 智慧教研项目组杨武梦主持初中英语教研活动
图19 项目组特邀专家左小玉发表主题讲座
图20西工区初中英语教研员华琰总结发言
此次智慧教研活动借助智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借助大数据,运用多维度的量表工具透视课题教学中的真问题,精准分析课堂生成,定向分析区域在学科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开展基于问题的主题教研活动,有效沉淀教研活动中过程性教学及教研资料,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在未来的教学教研工作中,西工区教师们将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持续依托数字赋能、名家引领,践行新课标的核心任务,深入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教研形态,推动西工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