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黑龙江绥化 | 黑龙江崇文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跨越式课题指导圆满完成

文章来源:学科教育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5-10-21



10月15日至17日,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吴娟,北师大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跨越式课题组吴思珉、蒋慧婷、陈诗雅、陈秋旭共赴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崇文实验学校开展秋季学期的课题指导。

本次课题指导重点围绕三余阅读平台AI工具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以及英语外研社英语新教材大单元教学展开专题培训。同时,对小学语文和英语学科的教学指导也是团队每次前往黑龙江的常态化工作。

专题培训

10月15日上午,课题组成员陈诗雅面向全校语文教师开展三余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专题培训。培训内容重点介绍三余阅读平台的阅读能力画像、个性化阅读推荐、AI 写作反馈和启阅小助手等新兴功能,详细讲解其在语文211课堂教学、写作教学和整本书阅读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助力教师掌握平台用法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陈诗雅和陈秋旭围绕外研社 2025 版小学英语新教材,帮助学校英语老师梳理教材大单元结构框架、明确板块教学深度与课时分配、设计课时衔接,并分享教学策略,助力教师提升教学实效。




图1陈诗雅、陈秋旭、蒋慧婷开展培训


常态化教学指导

10月16日,课题组听取了2年级英语教师刘婷婷执教的《Unit 3 Weather》句型课,4年级英语教师李晓娜执教的《Unit3 What’s the weather like?》阅读课,以及学校语文教师杨文佳和冯宝霞分别执教的3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两课时,仇琳和刘婷婷执教的4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两课时。

英语课中,两位老师均能从单元主题出发,构建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课堂任务,有力保障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通过师生对话、两两对话以及小组对话语境,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语言的迁移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语文课中,两篇课文均采取了211教学模式。两篇课文的授课紧扣单元语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课时目标清晰,内容分配合理,并在拓展阅读和写作表达中巩固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四位教师均能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运用三余阅读平台,助力阅读和写作任务的达成。


 

图2刘婷婷和刘晓娜教学场景


 

图3杨文佳、冯宝霞执教《在牛肚子里旅行》


 

图4仇琳、刘婷婷执教《盘古开天地》


图5.jpg

图5 学生用三余阅读平台打写


10月16日下午与17日上午,由吴思珉组织课题组与授课教师就教学设计进行深度的研讨和交流,为教师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建议。在英语课方面,建议聚焦于课中资源设计、教学环节衔接、课后作业分配以及年级之间相同主题教学内容层次性等方面。语文课中,课题组从教具与知识呈现、拓展任务设计、文本主题解读等方面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建议。

吴娟建议老师们在讲授《盘古开天地》时,要关注文体的重要性,在备课时增加关于“神话”这一文体的深刻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发现中国神话故事背后承载着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传承其中的精神本质,要把神话的力量给到学生。此外,针对学校教师对211课型实施过程中的疑惑,也给出了灵活处理的切实建议。


 

图6 课题组与教师进行研讨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