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恭喜王琦、徐刘杰两位博士顺利通过答辩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0-06-08



 

  2020年6月7日上午,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组织了王琦、徐刘杰两位博士的学位论文远程视频答辩会,他们的论文题目分别为“个性化学习资源自动生成研究”“基于互联网的教师智力流动机制研究 ——以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为例”,两位博士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武法提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董艳教授、李艳燕教授、以及华南师范大学的柯清超教授、江苏师范大学的杨现民教授。出席本次远程答辩会的还有导师余胜泉教授,以及来自校内外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育企业、机构的工作者。

 

  

  图一   王琦、徐刘杰博士线上答辩合影

 

  王琦、徐刘杰博士论文答辩会由武法提教授主持,会议主要议程包括导师介绍两位博士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论文选题及撰写情况,博士论文汇报,答辩委员会提问,博士生回答提问,答辩委员会匿名投票表决并进行论文评议,宣布论文评议结果等环节。

  王琦博士聚焦于当前资源供给方式忽视资源结构设计的问题,通过分析资源需求,建立个性化学习资源结构化表征模型,实现内容与结构的分离,从而更好地支持资源的动态变化;同时基于教学与学习设计规则设计了个性化学习资源自动生成机制,通过对素材的汇聚、学习者需求的计算以及素材的动态组织,实现了个性化学习资源的自动生成,支持了在线学习中动态、结构化的资源供给。 

  徐刘杰博士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教师智力流动进 行研究,探索了教师智力流动的演化趋势和在演化中出现的问题。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一是在研究方法上,遵循社会科学计算实验研究范式,使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对现实中教师智力流动进行仿真模拟,能够发现教师智力流动系统的演化趋势和干预结果。二是在理论研究方面,从人类动力学和复杂网络理论视角创新性地分析了教师智力流动系统中师生的行为模式,丰富了人类动力学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的研究内容,并且对研究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主体行为变化规律提供了理论方面的借鉴。三是在实践研究方面,通过系统性地分析教师智力流动的实践问题,分析开放辅导实践主体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各个主体的行为演化过程,能够指导教师智力流动的实践活动,推动教师智力流动有序高效实施

  答辩委员会的各位教授充分肯定这两篇博士论文的创新性和研究价值,并对他们攻坚克难,高质量完成博士论文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对进一步的研究给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在答辩过程中,教授们秉持严谨的科研精神,从选题来源、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献综述、技术实现、研究方法和过程、结果与结论解释等多个方面,对两篇博士论文进行了严格的评议,并从中西方研究范式、目前教育技术领域的主要研究取向以及存在的普遍问题、论文写作和汇报技巧等多个视角进行了深度讨论。最终,经过答辩委员会的匿名投票表决和评议,同意两位博士通过论文答辩,并推选王琦博士的论文《自适应在线学习认知地图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为优秀论文。

  本次博士论文答辩会圆满成功,同时这也是一场高质量的学术研讨会,也是向更多教育工作者汇报最新研究成果的发布会,期待这些研究成果的新发展和普及、推广。

  

  供稿:行政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