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人工智能应用典型场景——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开放型在线研修项目2024年下半年重点工作推进会召开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融合应用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4-11-04



为落实北京市教委关于2024年下半年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项目、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开放型在线研修项目(简称“两个开放型项目”)重点工作要求,推动市级改革项目的深入实施,响应《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力度进一步增强”的目标要求,10月28日,北京市教委人事处组织召开两个开放型项目2024年下半年重点工作推进会。北京市教委人事处副处长王立锋、北京市教师发展中心干部胡晓慧、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融合应用实验室主任陈玲以及全市各区级协调小组负责人、校级协调小组负责人以及参与教师代表参会。


图1:推进会现场.JPG

图1 推进会现场


余胜泉主任作为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项目(简称“开放辅导”)市级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项目2024年下半年重点工作。开放辅导项目2024年下半年将持续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满足个性需求两大核心目标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全市每位中学生能够公平享有此项供给服务,确保线上辅导教师供给质量,切实提升人民教育获得感。同时下半年还将加快人工智能在项目中的应用,研发上线智能问答、AI智能学等功能,完善学生个性化问题的智能化解决路径,探索数字人对话学习模式,助力降本增效和减负提质。


图2: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市级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余胜泉介绍开放辅导2024年下半年重点工作.JPG

图2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市级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余胜泉介绍开放辅导2024年下半年重点工作


图3:开放辅导智能问答设计实现路径.jpg

图3 开放辅导智能问答设计实现路径


图4:开放辅导AI智能学页面.jpg

图4 开放辅导AI智能学页面


陈玲主任作为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开放型在线研修项目(简称“开放研修”)市级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项目2024年下半年重点工作。开放研修项目2024年下半年将聚焦真问题、满足真需求、实现真协同,在深入落实三种线上开放研修形态常规应用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在线师徒二期活动及市区两级研修共同体活动。在线师徒二期活动共为来自通州、密云、延庆、门头沟4个试点区的112位平均教龄为2年的新教师一对一结对市级骨干教师作为市级指导教师,市区两级研修共同体活动为4个试点区10个区级研修共同体(含135位成员)结对10位市级骨干教师作为市级指导教师。结对双方将通过平台提供的“名师直播讲堂”“一对一实时研修”和“开放式检课”等在线互动交流渠道,结合指导教师下校深度指导,学员教师区级、校级线下教研活动开展混合式研训,聚焦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新要求,从理念方法、教学实践等多个层面以点带面助力试点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扩大优质师资的辐射范围,打造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典型场景,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新样态。


图5: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市级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陈玲介绍开放研修2024年下半年重点工作.JPG

图5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市级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陈玲介绍开放研修2024年下半年重点工作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研修员张福生、大兴区垡上中学副校长王静、东城区地坛小学副校长吴建成、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副院长谢海明分别作为开放辅导教师、开放辅导校级负责人、开放研修指导教师、开放研修区级负责人代表从不同的视角做经验分享。


图6 开放辅导辅导教师代表张福生、校级负责人代表王静发言


图7 开放研修指导教师代表吴建成、区级负责代表人谢海明发言


会议现场还邀请到开放研修在线师徒(二期)活动以及市区两级研修共同体活动中的4组教师进行现场结对,王立锋副处长、余胜泉主任向指导教师颁发聘书。


图8:开放研修在线师徒二期、市区两级共同体结对仪式.jpg

图8 开放研修在线师徒二期、市区两级共同体结对仪式


最后,王立锋副处长作总结发言,就开放辅导、开放研修2024年下半年重点工作已有推进情况表示认可,对各区级、校级协调小组以及参与教师对项目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强调两个开放型项目作为市级改革项目,始终要以技术赋能下场景深度融合应用的工作思路推进各项工作,围绕学生学习、教师培养的常态化教育场景持续深入探索先进技术的创新应用。2024年下半年两个项目将基于已有成果加快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培育教育新质生产力,基于两个项目打造北京市教育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标杆工程和典型应用。


图9:市教委人事处副处长王立峰发言.JPG

图9 市教委人事处副处长王立锋发言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版权所有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邮编:102206    电话:010-56444401、010-56444402、010-56444403(双师服务答疑专线)    E-mail:gaojingjian@bnu.edu.cn    国内合作邮箱:gjjdwhz@bnu.edu.cn